[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5385.4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7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泰亮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F21V3/00;F21V17/1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罗伟添,何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感应 光控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所用的灯都是仅有简单的亮和暗两种状态,灯的亮度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面对外部环境的亮度变化,灯的亮度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种状况容易导致能源浪费,不能满足用户追求更完美的能耗要求和光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其能解决普通灯具能源浪费光照不合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包括顶面设有开口的灯壳、盖设于该开口上的灯盖和位于灯壳内的电路模块;电路模块包括可调LED灯、控制器和光感器;光感器用于感应外部环境的亮度并生成亮度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光感器的亮度信号控制可调LED灯的亮度,灯盖上设有和可调LED灯对应的透光罩;
灯壳的底面设有若干个螺丝安装位,螺丝安装位用于通过螺丝将灯壳固定于预设安装位上;灯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走线的走线窗,走线窗上设有和走线窗形状吻合的塞子。
作为优选,灯壳的底面还设有第二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上设有一固定口,固定口连通至灯壳内;固定口用于和外部的支撑管的一端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还包括设于灯壳底面的安装盖,安装盖上设有和固定口对应的走线口,安装盖靠近灯壳的一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挂钩;灯壳的底面上设有和若干个第一挂钩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挂接部;安装盖通过螺丝和外部的安装盒连接固定,灯壳通过挂接部和第一挂钩的配合与安装盖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安装盖的一侧边设有若干个第二挂钩;灯壳的底面上设有和若干个第二挂钩对应的固定杆,若干个第二挂钩均和固定杆对应连接。
作为优选,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还包括用于固定灯壳和安装盖的固定螺丝。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光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可调LED灯的亮度,让灯具的亮度根据外部环境的亮度进行改变,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第一方向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第二方向的结构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第二方向的结构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第二方向的结构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00、灯盖;01、透光罩;10、灯壳;100、走线窗;101、塞子;11、螺丝安装位;12、第二安装组件;120、固定口;121、支撑管;13、安装盖;130、第一挂钩;131、安装盒;133、挂接部;134、固定杆;135、固定螺丝;136、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智能感应光控节能灯,如下图1至图10所示,包括顶面设有开口的灯壳10、盖设于该开口上的灯盖00和位于灯壳10内的电路模块,灯盖上00设有透光罩01;电路模块包括可调LED灯、控制器和光感器;光感器用于感应外部环境的亮度并生成亮度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来自光感器的亮度信号控制可调LED灯的亮度。透光罩01和可调LED灯位置对应。
如图4所示,灯壳10的底面设有若干个螺丝安装位11,用户可以通过螺丝和螺丝安装位11将灯壳10固定于预设安装位上;灯壳1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用于走线的走线窗100,走线窗100上设有和走线窗100形状吻合的塞子101,本实施例中,塞子101和走线窗100螺旋连接;如图5所示,电路模块和外部的电路连接时,其连接的电线可以走线窗100连接至外部的电路。
灯壳10的底面还设有第二安装组件12,第二安装组件12上设有一固定口120,固定口120连通至灯壳10内;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将外部的支撑管121的一端和固定口120对应连接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螺旋连接或卡接;其中,支撑管121中设有用于连接电路模块和外部电路的电线,电线通过固定口120和电路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泰亮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泰亮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53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