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4323.1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德威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尤其是用于椎间盘手术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脊柱手术中,随着对脊柱病理研究的深入及辅助技术如椎间植骨融合技术的不断进步,椎间盘软组织的切除、规整的椎间空间的清理形成与植骨融合器尽可能完全适配的理想空间,越来越成为手术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但由于椎间盘所处的特殊的位置,人体最深在的位置以及将其完全包埋住的四周的屏障,有如一个无门无窗、四周完全密闭的房间。“天花板”和“地板”都是坚硬的骨板,其方位贯通身体的长轴,而根本没有入口,即使是人为企图开凿入口,也根本没有“施工”的“作业面”,四周360°被厚厚的“纤维环”严密包裹,就好像多层叠加起来的皮革,并且位于身体长轴的中心,实际上就是人体承重轴的“轴心”,而其内的空间完全被“髓核”组织填满。
髓核(Nucleus pulposus)是富有弹性的半液体状的团块,有如胶冻状,具备特殊的“蠕变性”的粘液状物质,其构成成分70~90%为水分,其余部分: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占65%,胶原(collagen)占15~20%,而形成半液状的粘浓样物质团块(semifluid mass of mucoid material),其特殊的“蠕变性”,首先表现为柔韧的弹性。所处的位置,可谓“顶天立地”,承载着来自“天花板”(上位骨性椎体的下终板)的应力(体重及高处落下的重力加速度),将其吸收后压缩变形,有如弹簧一样,再均匀舒缓的释放,将应力传递到“地板” (下位骨性椎体的上终板);同时,位于每一节段之间的“髓核”组织,又是人体内单个体积最大的完全无血管供应(avascular)的器官,其营养和新陈代谢是通过与其紧密接触的上下终板弥散渗透而获取并完成。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它应力过度载荷的不良因素作用下,其必将发生老化衰退;而一旦变性,是无法像部分其它组织,如皮肤、肌肉一样,通过再生来修复的。因此,当其功能衰减后,必然导致椎间隙变狭窄,“天花板”接近“地板”,应力失去缓冲和暂时呼吸,而逐渐变为硬性直接传递,从而引起椎节失稳错位、骨质增生、压迫脊髓神经等一素列病理变化。
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将退变的间盘组织尽可能清除,采用椎间盘手术解决这一问题。在手术中,需要内窥镜观察手术部位的组织结构,然而目前的内窥镜需要外置光源,需要光导纤维传输光缆、图像传输电缆等部件,占用空间大,内外结构复杂,影响手术的操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内窥镜需占用空间大、内外结构复杂、影响手术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以解决现有的内窥镜需占用空间大、内外结构复杂、影响手术的操作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包括:
由防水材料做成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半球体,连接在所述柱状体的第一端;所述柱状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半球体的直径;
拍照镜头,设置在所述半球体的外表面上;
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半球体的外表面上并位于所述拍照镜头之外;
数码摄录模块、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及内置电源,设置在所述柱状体中,并且,所述拍照镜头连接所述数码摄录模块、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及内置电源;所述发光体连接所述内置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拍照镜头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拍照镜头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半球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体为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还包括:设置在柱状体的第二端的数据输出接口,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连接图像数据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输出接口为U盘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还包括:设置在柱状体中的蓝牙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柱状体的第二端的长方体,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长方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长方体的高度和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体为LED发光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电源采用无触点电磁充电方式充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电源,减少了光导纤维传输光缆,结构更加简单,可以实现无线或无绳式电力连接或者图像传输,减少了对手术空间的影响,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的第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的第二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德威,未经邹德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4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