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下料的烘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83929.3 | 申请日: | 2016-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6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和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B08B9/09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烘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下料的烘料机。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称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烘料机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控制阀,不能智能控制下料量,使用需人工不停的向干燥料桶内注入物料,浪费较多时间和人力,没有设置抽水泵,不能在机器使用后对机器进行自动冲洗,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下料的烘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控制阀,不能智能控制下料量,使用需人工不停的向干燥料桶内注入物料,浪费较多时间和人力,没有设置抽水泵,不能在机器使用后对机器进行自动冲洗,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下料的烘料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抽水泵和出料底座,所述出料底座安装在抽水泵的右侧,且出料底座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锥斗,所述锥斗的内部设置有筛网,且锥斗外部靠近筛网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干燥料桶,所述干燥料桶与锥斗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和铰链,所述铰链安装在固定螺栓的右侧,所述干燥料桶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且干燥料桶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下料斗,所述干燥料桶顶部靠近下料斗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弯管,所述锥斗的右侧设置有电热筒,所述电热筒上方靠近干燥料桶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风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左上方设置有水管,所述控制阀、风机和抽水泵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筒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与锥斗通过电热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的内部设置有涡轮。
优选的,所述干燥料桶与锥斗通过固定螺栓和铰链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斗为圆台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阀,能在使用前将大量物料放入下料斗内,再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控制阀内部的开口大小来控制下料量,使用不需人工不停的注料,节省了劳动力;
(2)本实用新型风机与锥斗通过电热筒固定连接,能够对风机抽入的风进行加热,能对锥斗内的塑料颗粒进行充分的烘干,使用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抽水泵的内部设置有涡轮,抽水泵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涡轮转动,将水池内的水抽入水管内,再由水管抽入干燥料桶内,进行冲洗;
(4)本实用新型干燥料桶与锥斗通过固定螺栓和铰链固定连接,能够将固定螺栓拆卸,从而将干燥料桶与锥斗分离,方便观察干燥料桶和锥斗内部的情况;
(5)本实用新型下料斗为圆台形结构,能够存储大量的待加工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料斗、2-控制阀、3-风机、4-干燥料桶、5-控制面板、6-铰链、7-电热筒、8-出料口、9-底座、10-抽水泵、11-筛网、12-固定螺栓、13-水管、14-排气弯管、15-出料底座、16-锥斗、1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和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和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3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