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3310.2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C13/12;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11306 | 代理人: | 张建山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3D打印砂芯铸造生产领域,涉及一种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目前使用3D打印砂芯进行铸造生产的方法已经在行业内逐渐流行。
由于3D技术可实现各种复杂结构砂芯的高精度打印,无需考虑传统工艺的起模和撤料问题,故该工艺方法适合于各种复杂结构铸件的生产。在工艺设计时,为提高生产效率与铸件尺寸精度,需要在满足自身强度前提下尽量减少工艺分芯数量。砂芯在打印完成后,使用压缩空气将内部未经打印硬化的多余干砂全部吹出,保证砂芯所有结构尺寸轮廓清晰,然后对砂芯进行流涂烘干、组装和浇注,最终得到所需铸件。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3D打印砂芯的内部结构一般较为复杂,砂芯内部总有一些无法触及和观测区域,同时由于干砂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导致这些区域的清砂过程十分困难。这些清砂死角的干砂如若残留,会导致铸件相应部位出现夹砂、缺肉等缺陷。前期使用内窥镜配合检查是否存在清砂遗漏,大大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希望找到一种能快速将3D打印砂芯所有部位清砂到位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在不影响砂芯结构强度前提下提高3D打印砂芯的清砂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包括:设置在3D打印砂芯的清砂死角位置的清砂孔;可选择地容纳在清砂孔以封堵清砂孔的粘芯;以及由清砂孔的一部分和粘芯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的朝向3D打印砂芯的外部开口的填砂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粘芯包括定位台,以及设置在定位台的两端的前端堵头和下芯把手,前端堵头的横截面尺寸和下芯把手的横截面尺寸均小于定位台的横截面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定位台具有朝向3D打印砂芯的外部倾斜的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定位台具有20mm-50mm的厚度,并且定位台与清砂孔的配合间隙为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填砂槽的底面包括定位台的顶面和下芯把手的整个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清砂孔上用于形成填砂槽的部分具有朝向3D打印砂芯的内部倾斜的第二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清砂孔具有与前端堵头和定位台配合的第三侧面,第三侧面相对于第二侧面更靠近3D打印砂芯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端堵头与清砂孔的配合间隙为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填砂槽中具有L形的钢筋插槽,钢筋插槽中容纳有钢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填砂槽中填充有树脂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通过在设置在3D打印砂芯的清砂死角位置的清砂孔,彻底清砂后用粘芯封堵清砂孔,再在由清砂孔的一部分和粘芯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的朝向3D打印砂芯的外部开口的填砂槽中填充树脂砂,从而在保证砂芯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为吹砂提供排砂、吹气通道,同时保证砂芯各个部位能被检查观测,提高了3D打印砂芯的清砂效率,提高了清砂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公开示出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可以以各种和替代形式显示的实施例。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并且可能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性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制,而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本公开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包括:设置在3D打印砂芯的清砂死角位置2的清砂孔9;可选择地容纳在清砂孔9以封堵清砂孔9的粘芯10;以及由清砂孔9的一部分和粘芯10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的朝向3D打印砂芯的外部开口的填砂槽5。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砂芯的清砂结构通过在设置在3D打印砂芯的清砂死角位置2的清砂孔9,彻底清砂后用粘芯10封堵清砂孔9,再在由清砂孔的一部分和粘芯的一部分共同形成的朝向3D打印砂芯的外部开口的填砂槽5中填充树脂砂,从而在保证砂芯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为吹砂提供排砂、吹气通道,同时保证砂芯各个部位能被检查观测,提高了3D打印砂芯的清砂效率,提高了清砂可操作性。同时保证了砂芯所有结构尺寸轮廓清晰完整,防止铸件相应部位因清砂遗漏产生夹砂、缺肉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3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式冒口结构
- 下一篇:防副水套芯偏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