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给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3259.5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期升;雷明;陈玉村;焦志武;佘宏飞;陈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0 | 分类号: | F22D1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给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锅炉给水的结构中,锅炉的主给水都是直接从给水管的前端喷出,这种结构是水流对锅炉内装前端的弯板造成直接的冲击。详见图1,该结构在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势必造成前端弯板的松动,甚至脱落,使得锅炉的给水会直接进入锅筒中的蒸汽空间,造成蒸汽带水,这些带水的蒸汽在经过过热器后,水中的杂质会积在过热器管内壁上,导致过热器管传热大大下降,使得锅炉主蒸汽温度达不到要求,严重时会导致过热器堵塞爆管,甚至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给水装置,能很好解决水流对锅炉内装前端的弯板造成直接的冲击,解决了锅炉内装中的前端弯板受冲击造成的松动,甚至脱落的问题,能提高锅炉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锅炉给水装置,包括过热器管、弯板、水管固定装置、主给水管、堵板、开孔。过热器管内壁设水管固定装置。水管固定装置两侧为挡板,水管固定装置还包括插件和承接件,插件一端焊接挡板另一端插入主给水管,承接件为“L”型,承接件一侧紧贴挡板内侧,另一侧端口抵在主给水管外侧。弯板置于水管固定装置前端,且与外侧挡板焊接。主给水管穿过过热器管内壁,通过水管固定装置固定,主给水管的前端延长并焊接堵板,堵板与主给水管开口贴合,且在主给水管的前端周向三个方向设置开孔,开孔为圆形且大小尺寸相等,并列排放。开孔与弯板的距离和主给水管前端与弯板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主给水管焊接堵板,并设置开孔使得锅炉在给水时改变方向,不直接从主给水管的前端喷出,而是沿管子的开孔的方向均匀的喷出,很好地解决了主给水管在对锅炉连续给水的过程中,对锅炉内部装置中的弯板产生冲击,造成弯板的松动与脱落的问题。锅炉给水不再与弯板冲击,保证了弯板的牢固性,使得锅筒内部装置安全、稳定地工作,解决了由于前端弯板的脱落,使得锅炉的给水直接进入锅筒中的蒸汽空间,造成蒸汽带水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锅炉的安全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原锅炉给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给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过热器管、2.弯板、3.水管固定装置、31. 挡板、32. 插件、33. 承接件、4.主给水管、5.堵板、6.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2,一种锅炉给水装置,包括过热器管1、弯板2、水管固定装置3、主给水管4、堵板5、开孔6。过热器管1内壁设水管固定装置3。水管固定装置3两侧为挡板31,水管固定装置3还包括插件32和承接件33,插件32一端焊接挡板31另一端插入主给水管4,承接件33为“L”型,承接件33一侧紧贴挡板31内侧,另一侧端口抵在主给水管4外侧。弯板2置于水管固定装置3前端,且与外侧挡板31焊接。主给水管4穿过过热器管1内壁,通过水管固定装置3固定,主给水管4的前端延长并焊接堵板5,堵板5与主给水管4开口贴合,且在主给水管4的前端周向三个方向设置开孔6,开孔6为圆形且大小尺寸相等,并列排放。开孔6与弯板2的距离和主给水管4前端与弯板2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该进原有主给水管,在主给水管4前端焊接堵板5,并设置开孔6使得锅炉在给水时改变方向,不直接从主给水管4的前端喷出,而是沿管子的开孔6的方向均匀的喷出,很好地解决了主给水管4在对锅炉连续给水的过程中,对锅炉内部装置中的弯板2产生冲击,造成弯板2的松动与脱落的问题。锅炉给水不再与弯板2冲击,保证了弯板2的牢固性,使得锅筒内部装置安全、稳定地工作,解决了由于前端弯板2的脱落,使得锅炉的给水直接进入锅筒中的蒸汽空间,造成蒸汽带水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锅炉的安全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联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3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压加热器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凝结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