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筛分式干燥破碎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3018.0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杜爱勋;任瑞娟;徐姗姗;仲理科;李晓宇;赵文斌;王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9/22;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分 干燥 破碎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破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筛分式干燥破碎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生活污泥、工业污泥特别是石油工业油泥产量逐年攀升。以往通常采用填埋法,但填埋法会占用大量土地,并进一步导致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而最有效的方法当属热处理工艺。适宜的污泥含水率、适宜的污泥颗粒粒径将大幅度节约热处理工艺的能量损耗,提高工艺效率,故而污泥热处理前需进行预干燥破碎处理,已有技术往往将干燥、破碎孤立起来,导致工艺程序繁琐,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筛分式干燥破碎一体化装置,提出了一种将干燥、破碎、筛分过程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筛分式干燥破碎一体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将干燥、破碎、筛分过程有机结合,有效缩短了工艺程序,利用热载气吹落附着在筛筒上的物料,有效避免了筛孔堵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筛分式干燥破碎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料口、壳体、电机A、电机B;其特征在于:湿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到腔体,腔体内设有筛筒和螺旋破碎器,电机A带动筛筒低速旋转,物料随筛筒旋转不断抛落,并与通过进气口、布风腔进入的热载气充分接触进行干燥,高湿度热载气从排气口排出;电机B带动螺旋破碎器高速旋转,螺旋破碎器旋转的同时不停碰撞物料,使之破碎,粉碎后的小粒径物料进一步与热载气接触干燥,之后从筛筒上的筛孔筛下,进入料仓,其中物料达到上限设定值后,排料闸阀打开,进行卸料。
进一步,所述的腔体内设的筛筒和螺旋破碎器差速同方向旋转,电机A带动筛筒低速旋转,物料随筛筒旋转不断抛落,与热载气充分接触进行干燥;电机B带动螺旋破碎器高速旋转,螺旋破碎器旋转的同时不停碰撞物料,使物料破碎。
进一步,所述的热载气通过进气口、布风腔进入腔体,与被抛落的物料充分接触,进行干燥,且热载气在布气腔从侧方斜向上吹入,可有效吹落附着在筛筒上的物料,避免筛孔堵塞。
进一步,所述的螺旋破碎器上的破碎杆呈螺旋式分布,增强物料沿轴向的横向运动,提高物料与螺旋破碎器4上的破碎杆的接触概率,强化物料破碎过程。
进一步,所述的热载气可以是热空气,也可以是高温烟气,以节约能量,提高能量效率,或是其他高温气体。
进一步,所述的筛网可根据物料破碎粒径的要求进行适当选择,使筛分后的物料粒径在要求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的本装置工作时一般进料口端抬高5°-10°,以加强物料沿轴的横向运动,使物料在腔体内横向分布更均匀,以加强物料与热载气的接触,强化物料干燥效果,提高物料与螺旋破碎器4上的破碎杆的接触概率,强化物料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干燥、破碎、筛分过程有机结合,有效缩短了工艺程序。
(2)本实用新型热载气从侧方斜向上吹入,可有效吹落附着在筛筒上的物料,避免了筛孔堵塞,保证了筛分过程的有效进行。
(3)本实用新型中筛筒和螺旋破碎器差速同方向旋转,筛筒低速旋转,物料随之不断抛落,并与热载气充分接触进行干燥,螺旋破碎器高速旋转,同时不停碰撞物料,使之破碎,粉碎后的小粒径物料进一步与热载气接触干燥,在破碎的过程中增强了物料干燥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料仓的物料达到上限设定值后,排料闸阀打开,进行卸料,间歇卸料的方式延长了物料在热载气气氛下停留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干燥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A向视图;
图3:本装置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进料口、2.壳体、3.筛筒、4.螺旋破碎器、5.腔体、6.电机A、7.料仓、8.排料闸阀、9.电机B、10.排气口、11.进气口、12.布风腔。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3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