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物校准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1875.7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建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校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物校准仓。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发展,雾霾越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雾霾的实质是颗粒物,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目前对于空气颗粒物测量的设备有PM2.5、PM5、PM10等几类测量仪器。但由于颗粒物浓度的稳定控制存在难度,目前没有用于PM2.5、PM5、PM10等测量仪器的校准和粒子计数器的校准工作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颗粒物校准仓,用于PM2.5、PM5、PM10等测量仪器的校准和粒子计数器的校准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颗粒物校准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校准仓包括不锈钢保温仓,不锈钢保温仓内部上下分别安装有通风孔板和不锈钢接水盘,不锈钢保温仓内部安装有自动喷淋清洗装置、温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搅拌风扇,不锈钢保温仓分别与烟雾发尘器和高压水泵相互连通,颗粒物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烟雾发尘器相互连接,不锈钢保温仓侧面安装有循环风阀和自净风阀,循环风阀与制冷除湿机连接,制冷除湿机上部安装有循环风机、电加热、加湿管,加湿管与加湿器连接,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分别与电加热和加湿管连接,自净风阀与活性炭板、高效过滤器连接,活性炭板和制冷除湿机均与新风风阀连通。
颗粒物校准仓的工作过程:
a、温湿度控制:开启循环风机、制冷除湿机、并根据需求选择开启循环风阀/自净风阀还是新风风阀,通过仓内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湿度信号后通过PID表自动调节电加热和加湿器的输出功率达到精确控制仓内温湿度的目的,循环风机提供的循环风通过通风孔板后使仓内温湿度均匀;
b、颗粒物浓度控制:颗粒物传感器采集仓内颗粒物浓度信号,通过PID控制烟雾发尘器输出浓度,使仓内颗粒物浓度达到设定值,搅拌风扇起到仓内颗粒物浓度均匀的作用;
c、仓内壁面清洗功能:开启高压水泵,使自动喷淋清洗装置产生高压水流冲洗仓内壁面,不锈钢接水盘用于收集冲洗壁面水;
d、颗粒物浓度下降功能:颗粒物浓度下降有3种模式可供选择,新风快速下降/缓慢稳定下降/浓度稳定;
e、新风快速下降:开启新风风阀同时关闭循环风阀和自净风阀,利用室外洁净空气达到仓内颗粒物浓度快速下降功能;
f、缓慢稳定下降:开启自净风阀同时关闭循环风阀和新风风阀,利用高效过滤器和活性炭板的吸附能力使仓内颗粒物浓度达到缓慢稳定下降功能;
g、浓度温度:开启循环风阀同时关闭自净风阀和新风风阀,使仓内颗粒物浓度循环且稳定均匀。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颗粒物校准仓的仓内温湿度自动控制且均匀稳定,模拟在不同温湿度情况下对PM2.5、PM5、PM10等测量仪器和粒子计数器的校准环境;仓内颗粒物浓度均匀且稳定,达到校准一支或多支测量仪器的校准能力;颗粒物浓度下降功能使校准可以连续,提供校准效率同时避免对人体的伤害;自动清洗功能可避免颗粒物在仓体避免的残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物校准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不锈钢保温仓、2-通风孔板、3-不锈钢接水盘、4-烟雾发尘器、5-高压水泵、6-自动喷淋清洗装置、7-温湿度传感器、8-颗粒物传感器、9-循环风阀、10-自净风阀、11-新风风阀、12-活性炭板、13-高效过滤器、14-加湿器、15-循环风机、16-电加热、17-加湿管、18-搅拌风扇、19-制冷除湿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物校准仓的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建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建研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1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