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0544.1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冠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桩是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快速充电装置,主要的功能是将市电变压为高压直流电供给电动车辆。一般情况下,直流充电桩因其工作功率大,导致产生热量大,会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目前存在的直流充电桩基本采用自然风冷或者市电强制驱动风扇冷却,采用市电强制驱动风扇冷却时虽然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但是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当充电桩没有对车辆进行充电时其内部发热量不大,但此时冷却风扇仍然在工作,浪费了电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安装在充电桩壳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壁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有充电桩电源,所述充电桩电源上开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外壁开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风孔,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导电柱和弹性导电片,且导电柱与弹性导电片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导电柱和弹性导电片的上端均设置有接线柱,所述充电桩电源与导线、接线柱和冷却风扇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回路;
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内腔转动设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与弹性导电片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外壁开有用于插接充电插头的通孔,所述充电插头上的导电插脚插入充电接口的内腔,所述导电插脚与活动板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为绝缘板,且活动板的外壁一体成型有与弹性导电片的外壁活动连接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管的外壁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管的外壁,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活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充电桩壳体中安装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加快了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设置有活动板、导电柱和弹性导电片,当使用该充电桩进行充电时,导电插脚插入充电接口中,活动板在导电插脚的推动下与弹性导电片接触,弹性导电片发生变形与导电柱接触,此时充电桩电源与冷却风扇构成完整的回路,冷却风扇开始工作,当不使用该充电桩时,导电插脚从充电接口中拔出,弹性导电片与导电柱分开,冷却风扇停止工作避免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该充电桩的散热装置在充电时冷却风扇开始工作,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当充电桩停止充电时,冷却风扇自动断开停止工作,避免了冷却风扇空转而浪费电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的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壳体、2冷却风扇、3导线、4安装支架、5充电桩电源、6通风孔、7充电接口、8绝缘支架、9活动板、10充电插头、11导电插脚、12导电柱、13弹性导电片、14接线柱、15扭簧、16活动套管、17固定套管、1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包括冷却风扇2,冷却风扇2安装在充电桩壳体1的内腔底部,充电桩壳体1的内壁通过安装支架4安装有充电桩电源5,充电桩电源5上开设有充电接口7,充电桩壳体1的外壁开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风孔6,充电桩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绝缘支架8,绝缘支架8上分别安装有导电柱12和弹性导电片13,且导电柱12与弹性导电片13的外壁活动连接,导电柱12和弹性导电片13的上端均设置有接线柱14,充电桩电源5与导线3、接线柱14和冷却风扇2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冠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冠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0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