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8660.X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化工行业中,换热器是必不可少的热交换设备。为了测试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研究人员从换热管表面结构优化,插入物扰动技术,外加电场强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冷热循环系统中的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以及流量控制大多是由人工进行读数的,这使得测量中人为误差占比较大,从而影响测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冷热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人工进行监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测试准度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循环系统,至少包括:换热器、冷却设备、加热设备、监测器件及控制器;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设备、所述加热设备的介质输入端疏通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入端与所述冷却设备、所述加热设备的介质输出端疏通连接;所述监测器件设置在连接管路中;所述监测器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设备和/或所述加热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设备至少包括:冷却塔和第一泵出设备;所述冷却塔的介质输入端与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出端疏通连接,所述冷却塔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入端疏通连接;所述第一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入端疏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泵出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第一信号拓展电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拓展电路与所述第一泵出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设备至少包括:加热器件、第二泵出设备及调压设备;所述加热器件的介质输入端与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出端疏通连接,所述加热器件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入端疏通连接;所述第二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入端疏通连接;所述调压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加热器件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调压设备和/或所述第二泵出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第二信号拓展电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信号拓展电路与所述调压设备和/或所述第二泵出设备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器件至少包括:温度监测器件、压力监测器件和流量监测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监测器件至少包括:第一温度监测器件、第二温度监测器件及第三温度监测器件;所述流量监测器件至少包括:第一流量监测器件和第二流量监测器件;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出端;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器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入端;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器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出端;所述压力监测器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输出端;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出端;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泵出设备的介质输出端;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器件、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器件、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器件、所述压力监测器件、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件和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第三信号拓展电路;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信号拓展电路与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器件、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器件、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器件、所述压力监测器件、所述第一流量监测器件和所述第二流量监测器件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监测器件对冷热循环系统中的参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再对冷却设备和/或加热设备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了人工监测,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还提高了测试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器,2-冷却塔,3-调压设备,4-加热器件,5-第一泵出设备,6-第二泵出设备,T-温度监测器件,P-压力监测器件,F-流量监测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冷热循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人工进行监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测试准度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8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半导体制冷的装置
- 下一篇:养殖行业粪尿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