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跟踪式无间断冲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7298.4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李智;张永;刘鹏;杨中桂;张育超;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踪 间断 冲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弯型钢冲孔加工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跟踪式无间断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冲孔冷弯型钢是冷弯型钢产品基于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新兴产品,自身带有若干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装配孔,可以用螺栓装配成预定的结构件,大幅减少结构件的装配工作量。常见冲孔冷弯型钢的加工方法包括独立工序冲孔、间歇式停机冲孔和点断式冲孔三种,其中的点断式冲孔一般只能用于单孔(或纵向对称双孔)、小尺寸、薄板冷弯型钢产品的加工。对于较为复杂的多孔冷弯型钢产品的加工,独立工序冲孔是将冲孔工序与冷弯成型、辊弯、裁剪等工序完全分开,在适当的加工流程节点由独立的冲孔设备完成,效率极低,批生产的质量一致性很难保证。间歇式停机冲孔虽然将冲孔工序与其他加工工序组合在一起,形成流水线式的生产线,但冲孔加工仍然是在待冲产品处于静止状态下完成的,冲孔工序与其他工序之间没有形成同步,是制约整个生产线工作效率的核心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跟踪式无间断冲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跟踪式无间断冲孔装置,包括编码器、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冲孔机构,编码器、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液压系统与冲孔机构连接,冲孔机构与传动系统连接,冲孔机构设在输送轨道上。
所述冲孔机构包括上机架、下机架、液压缸、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机架和下机架之间通过4根导向柱连接,上机架上端设有2个液压缸,2个液压缸均与液压系统连接,2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一排冲头,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设有与冲头相对应的通孔,冲头下端穿在上模板的通孔内,安装板与上模板之间设有多个复位弹簧,安装板和上模板通过导向套套在导向柱上,下模板固定在下机架上。
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的冲孔模具内腔与板材形状相匹配。
所述下机架底部两侧设有凹槽,凹槽与输送轨道的导轨配合连接。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和滚珠丝杠,电机连接在滚珠丝杠一端,滚珠丝杠设在输送轨道中间。
所述下机架通过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为PLC触摸式控制系统。
所述编码器为直线测量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跟踪式无间断冲孔装置可以实现不停机冲孔,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避免了不同工序之间的搬运、定位等复杂过程,孔间距可由控制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数字化调节,产品质量一致性好,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适合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采用数字编码器,可以精确监测进入冲孔机构前板材的运行速率,有效避免设备的停止和卡顿;采用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可以有效提高冲孔机构与进料板材的同步性,确保孔间距的精度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
图3是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动跟踪式无间断冲孔装置,包括编码器2、传动系统3、液压系统4、控制系统5和冲孔机构6,编码器2、传动系统3和液压系统4均与控制系统5连接,液压系统4与冲孔机构6连接,冲孔机构6与传动系统3连接,冲孔机构6设在输送轨道7上。
其中,冲孔机构6包括上机架9、下机架19、液压缸8、上模板16和下模板15,下机架19底部两侧设有凹槽,凹槽与输送轨道7的导轨配合连接,冲孔机构6能够沿着输送轨道7的导轨滑动,上机架9和下机架19之间通过4根导向柱18连接,上机架9上端设有2个液压缸8,2个液压缸8均与液压系统4连接,2个液压缸8的活塞杆连接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设有一排冲头13,上模板16和下模板15上设有与冲头13相对应的通孔,冲头13下端穿在上模板16的通孔内,安装板10与上模板16之间设有多个复位弹簧14,安装板10和上模板16通过导向套17套在导向柱18上,安装板10和上模板16能够沿着导向柱18上下运动,下模板15固定在下机架19上,上模板16和下模板15组成的冲孔模具内腔与板材1形状相匹配;传动系统3包括电机11和滚珠丝杠12,电机11连接在滚珠丝杠12一端,滚珠丝杠12设在输送轨道7中间,下机架19通过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7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