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6149.6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沛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1 | 分类号: | B60R13/0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肖日松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备胎 接机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附接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并且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车辆的备胎常设置在车辆行李箱或后备箱的下部,并且由备胎盖覆盖。备胎盖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适应于覆盖不同尺寸的备胎。对于混合动力车辆来说,电子设备通常也设置在后备箱内,而这些电子设备属于高压高危装置,因此备胎盖通常需要具有保护高压高危电子设备的作用。
此外,一旦车辆的电子电路发生故障,需要关闭高危高压设备时,还需要让用户在不借助特殊工具的前提下,能够在五分钟之内关闭高危高压设备。
另外,备胎盖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因此在备胎盖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外观因素。
因此,备胎盖的固定或卡接结构对于可靠性和外观具有较高的要求。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其能够满足上述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其能够满足卡接可靠性和外表美观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其包括:
卡座,其一侧构造为具有适于附接到备胎盖上的平坦形状,并且其另一侧上形成突起部;
卡子,其包括:位于卡子的一端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间隔开的第二卡接部,并且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配合来附接到突起部上;位于卡子的另一端的倒齿部,并且倒齿部构造为与第二卡接部配合来附接到钣金件上。
可选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为盘形的。
可选地,倒齿部构造为由互相错开的两组或更多组倒齿构成。
可选地,倒齿部构造为朝向第二卡接部倾斜。
可选地,第二卡接部构造为朝向倒齿部弯曲。
可选地,钣金件构造为具有2.2-3.2mm或0.6-3.6mm的厚度。
可选地,卡座通过胶接、焊接、铆接、螺栓或螺钉来附接到备胎盖上。
可选地,备胎盖包括备胎盖基材和备胎盖毯面,并且卡座附接到备胎盖基材上。
可选地,卡子的另一端还具有头部,头部构造为适于穿过钣金件上的孔。
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备胎盖卡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并且能够在满足卡接可靠性的同时满足外表美观的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子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卡子与卡座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卡子与卡座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卡子和卡座安装就位时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卡子和卡座安装就位时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6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