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差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6051.0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迟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晓光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252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差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流体介质进行控制的阀门,具体涉及一种水系统的压差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涉及到气体和液体的输送中,控制流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常用的控制流量方式是安装压差控制阀。在流体控制阀门领域,压差阀的技术已逐步成熟,还有控制精度、密封、降低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生零件连接处渗漏问题。对市场上现有压差控制阀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产生渗漏大部分是在零件的连接部位,其中阀体与弹簧罩之间,如果密封不好,则出现的渗漏情况比较多。
建设部行业标准规定,控制压差误差应≤8%,很多企业很难达到,在产品设计中,为了减少阀杆的不平衡力,绝大多数都采用双阀座的形式,由于加工误差,很难达到双阀塞与对应的阀座同步密封,造成双阀塞关小时(控制小流量时),误差增加,甚至误差很大。
国内绝大多数厂家的压差阀都要制作出下法兰,用于安装弹簧和弹簧罩,既浪费原材料又要增加一个可能的渗漏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实现一种能够大幅度降低控制压差误差、降低成本的压差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差阀,由阀体、阀盖、支架、阀座、及启闭机构和调压装置组成,支架、阀座和阀盖顺序安装在阀体上,启闭机构由下阀塞、阀杆、弹簧、上阀塞、膜片、垫片和螺母组成,调压装置由调压阀座、调压阀杆、调压阀杆密封垫和针型调节阀组成,启闭机构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启闭机构推向最大开度,水系统运行时,压差阀进口的水直接作用在膜片内腔,膜片内腔在水压的作用下将启闭机构推向趋于开启,供水管的水通过针型调节阀进入膜片外腔,将启闭机构推向趋于关闭,启闭机构在弹簧的压力和膜片内腔水的压力之合力与膜片外腔水的压力相对平衡时,启闭机构停在设计的理想位置,这时,供水管的压力与压差阀进口压力之差(业内称控制压差)就是一个定值,也就是压差阀的设计宗旨:被控系统两侧的压差为定值(供水管与压差阀进水口之间的末端设备称为被控系统)。
上述的阀座在阀体内的轴向没有控制,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支架安装在阀体上、再安装下阀塞和阀杆之后,用上阀塞的下端面将阀座压入阀体,保证上阀塞、下阀塞与对应表面在关闭时的间隙趋于一致,最大幅度地减少了阀杆上的不平衡力,达到减小压差阀在小流量时的控制压差误差之目的。
上述的针型调节阀与调压装置同时关闭时,膜片外腔的水就会被隔绝,启闭机构不会再有开关动作,上阀塞、下阀塞与对应表面之间保持为固定的节流孔板,当压差阀进、出口压差(业内称工作压差)发生变化时,通过压差阀的流量与相邻的、针型调节阀与调压装置也同时关闭的所有压差阀通过的流量会同比例地增大或减小,此功能支持系统主动变流量。
上述的启闭机构的零件都是在压差阀阀体的上法兰孔装入,减少了在压差阀阀体下面再安装弹簧罩的业内设计惯例,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同时又减少了一个渗漏点。
上述的调压阀杆、调压阀杆密封垫,其调压阀杆密封垫装配前是一个空心圆柱体,套装在调压阀杆上之后,调压阀杆密封垫在本身弹力的作用下,抱紧在调压阀杆的环形槽内,形成了半圆的形状,调压阀杆开启时,膜片外腔的水可以通过调压阀杆流入膜片内腔,实现调节控制压差的功能,调压阀杆关闭时,膜片外腔的水被调压阀杆密封垫隔绝在膜片外腔,可与关闭针形调节阀共同完成将水隔绝在膜片外腔的功能。
上述的弹簧,是安装在上阀塞与下阀塞之间的,结构独特、新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作用:
1、不须复杂的技术计算就可完成设计;
2、最大幅度地减少阀杆上的不平衡力,减小压差阀在小流量时的控制压差误差;
3、针型调节阀与调压装置同时关闭,膜片外腔的水就会被隔绝,启闭机构不会再有开关动作,此功能支持系统主动变流量;
4、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同时又减少了一个渗漏点;
5、调压阀杆的密封方式独特、新颖、可靠;
6、弹簧是安装在上阀塞与下阀塞之间的,结构独特、新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差阀在阀塞开启时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压装置开启状态下的纵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压装置关闭状态下的纵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压阀杆密封垫在调压阀开启状态下的水平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压阀杆密封垫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晓光,未经迟晓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6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