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节能灶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5422.3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邬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贵良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节能 灶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节能灶头。
背景技术
主气灶无疑是厨房中最重要的厨具,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朋友小聚,都是主气灶大显身手的时候,所以选择一款品质卓越、经久耐用的主气灶具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现有技术下市面上的厨房用灶而言,一般都是将燃气管卡接在炉盖上,通过点火装置引燃。目前的厨房用灶使得燃气的利用率不高,且火焰不均匀,原因在于主气进入灶膛前没有雾化和预混空间,就使主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炉膛燃烧,而且炉膛为敞开式炉膛,炉火外溢,此时主气的热效果只有20%左右,如何提高天燃气的利用率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商用节能灶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节能灶头,包括L型的燃气混合进气管,所述燃气混合进气管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主气进气管,所述主气进气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匀风器,所述匀风器的外壁与燃气混合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气进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嘴,所述燃气混合进气管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炉盖底座,所述炉盖底座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过滤网上方设有炉盖,所述炉盖活动连接于炉盖底座的内壁上,所述炉盖的中心处设有压火冒安装孔,所述压火冒安装孔的周围设有斜孔,多个斜孔呈圆形均匀分布在火冒安装孔周围,所述炉盖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火种进气管,且火种进气管卡接于不锈钢过滤网上,所述火种进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火帽,所述压火帽卡接于压火冒安装孔内,所述炉盖的顶部内壁上活动连接有聚火圈,所述聚火圈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活动连接于炉盖上,所述托盘的竖截面呈梯形网状结构,所述托盘的外壁上活动连接有聚能板,所述聚能板卡接于聚火圈和托盘之间,所述聚能板呈扇形结构,多个聚能板呈圆形均匀覆盖在托盘的外壁上,所述托盘的顶部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密闭锅圈,所述密闭锅圈的底部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内部设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主气进气管远离雾化喷嘴的一端延伸至燃气混合进气管外,所述燃气混合进气管的一端设有进风管,所述主气进气管延伸至L型燃气混合进气管外的一端设有主气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火种进气管远压火帽的一端延伸至炉盖底座外,所述火种进气管位于炉盖底座外的一端设有火种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密闭锅圈的顶部内截面直径大于托盘的顶部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隔热保温层的顶部横截面呈圆环型结构,所述隔热保温层包括耐火砖及内部填充保温层,所述耐火砖的侧壁上浇筑耐火水泥与珍珠岩搅拌的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聚能板为纳米陶瓷聚能板。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吸热水箱,所述吸热水箱位于隔热保温层外,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口位于隔热保温层靠近托盘的一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匀风器为不锈钢隔板,所述不锈钢隔板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空气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主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完全燃烧,火焰呈纯蓝色,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不锈钢过滤网均衡风力风向,使风力均匀不跑偏,通过炉盖斜孔进入燃烧室燃烧火力强劲,火势呈旋转式火力均匀不巴锅,燃烧火焰充向锅底后反射到聚能板上进行二次燃烧使热能转化,炉膛内部迅速升温,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通过密封炉圈的利用使整个炉膛处于完全密闭燃烧状态,炉火不外溢,降低厨房温度消除噪音;燃烧尾气通过吸热水箱中的水吸收余热后从烟道排出,使热量充分利用减少浪费;适用于天燃气或罐装液化气,充分利用热能转化,节能环保,同时降低厨房温度,消除噪音,从而真正改善厨房工作环境,提高了炉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商用节能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气混合进气管、2主气进气管、3雾化喷嘴、4炉盖底座、5不锈钢过滤网、6火种进气管、7聚火圈、8托盘、9聚能板、10密闭锅圈、11匀风器、12隔热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贵良,未经邬贵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5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皮石斛养生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胃酵茶桃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