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一代的水电大坝安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5348.5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詹威威;刘辉;裴常福;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42 | 分类号: | G01S19/42;G01B21/3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一代 水电 大坝 安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北斗一代的水电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属于水电大坝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水利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大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然而,依然会有部分工程存在着某些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威胁到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纵观国内外工程失事的严重教训,说明工程建筑物的安全富于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环节中。对于已建的工程项目来说,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并及时分析这些观测资料,实现实时评判建筑物工作性态的目的安全监侧的数据分析通常是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将分析成果加以物理成因解释,使其逐渐用于监控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和评价建筑物的工作状况。但是,由于安全监测的观测资料很多,处理和分析工作量很大,且由于多种条件限制,工程管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很难进行及时处理,一般要委托有关单位用1--2年时间来完成,从而不能将分析成果及时用于监控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也就不能及时发现隐患,以致延误了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传统的监控多是人为的数据分析和发指令监控,不仅仅在时间上耽误时机,在及时排除隐患和加强安全措施等方面有延后,而且对于处理问题的速度,以及对巡逻监控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
因此,有必要在上述水电大坝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直观,效率高,成本低的水电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对水电大坝的运行状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有危险及时警报,尽最大可能的保障水电大坝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北斗一代的水电大坝安全监控系统,以用于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有危险及时警报,尽最大可能的保障水电大坝的安全运行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于北斗一代的水电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主控端A,大坝外部监控端B和大坝内部监控端C,所述主控端A包括主控端控制模块A1、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ⅠA2、报警模块A3、光纤通信模块ⅠA4、监视模块A5和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ⅠA6,所述主控端控制模块A1分别与光纤通信模块ⅠA4、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ⅠA2、监视模块A5互联,主控端控制模块A1输出端与报警模块A3输入端相连,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ⅠA2与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ⅠA6互联。
所述大坝外部监控端B包括大坝外部监控端控制模块B1、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模块B2、环境量监测模块B3、光纤通信模块ⅡB4、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ⅡB5、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ⅡB6,所述大坝外部监控端控制模块B1分别与光纤通信模块ⅡB4、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ⅡB5互联,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模块B2输出端与大坝外部监控端控制模块B1输入端相连,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ⅡB6与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ⅡB5互联,环境量监测模块B3输出端与大坝外部监控端控制模块B1输入端相连。
所述大坝内部监控端C包括大坝内部监控端控制模块C1、闸坝基础监测模块C2、光纤通信模块ⅢC3、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ⅢC4、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ⅢC5、基础沉降监测模块C6和渗流监测模块C7,所述大坝内部监控端控制模块C1与光纤通信模块ⅢC3、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ⅢC4互联,北斗一代收发天线ⅢC5与北斗一代收发模块ⅢC4互联,闸坝基础监测模块C2输出端与大坝内部监控端控制模块C1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模块B2包含垂直位移监测模块B7和水平位移监测模块B8,其中垂直位移监测模块B7采用激光准直测量技术,水平位移监测模块B8采用电容感应式引张线仪。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量监测模块B3包括水位计测量、雨量计、温度计、水文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闸坝基础监测模块C2包含基础沉降监测模块C6和渗流监测模块C7,其中基础沉降监测模块C6采用杆式位移计,渗流监测模块C7采用渗流量仪。
进一步的,所述大坝内部监控端C和大坝外部监控端B中的光纤通信模块为模拟光纤发射机,用来完成信号的调制和无线传输;所述主控端A中的光纤通信模块为模拟光纤接收机,将接收到的光纤信号进行放大和解调,再通过主控端的控制,将信号输入到监视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53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深沟槽刻蚀深度均匀性的方法
- 下一篇:晶圆测试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