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振动拾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5210.5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温增丰;郑虎鸣;贺志坚;于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振动 拾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拾音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振动拾音器。
背景技术
目前,振动拾音器(例如:骨导拾音器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振动拾音器的振动均衡性不够好,其振动弹性灵敏度欠佳, 导致声音输出信号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难以满足人们对通话质量的较高要求。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振动拾音器,其振动板具有较好的振动均衡性,振动板振动时的弹性灵敏度较佳,确保了声音输出信号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振动拾音器,包括有外壳,该外壳内部具有容置空腔,该容置空腔内装设有垫环、振动板、绝缘垫圈、背极板、背板座、连接环、线路板;所述振动板为镂空结构,所述振动板上形成有定位部、弹性径条部及主体振动部,所述弹性径条部连接于主体振动部与定位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板为冲压金属板材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板具有非金属基材和分别覆设于非金属基材上表面、下表面的金属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板为旋转对称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径条部包括有若干条沿周向间距布置的弧形臂;每个弧形臂的一端连接于主体振动部,其另一端连接于定位部;所有弧形臂均与前述主体振动部同心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径条部包括有连接环、内侧连接臂及外侧连接臂,该连接环与前述主体振动部同心设置,该连接环与定位部、主体振动部分别保持外侧间距、内侧间距;该内侧连接臂位于内侧间距内,该内侧连接臂连接于连接环与主体振动部之间,该外侧连接臂连接于连接环与定位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侧连接臂、外侧连接臂均设置有若干个,所有内侧连接臂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外侧连接臂沿周向均匀布置,且,内侧连接臂与外侧连接臂一一错开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路板上方装设有锁环,该锁环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该容置空腔的内表面相应设置有内螺纹,该锁环旋转拧进容置空腔内,其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该锁环抵压于线路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环上开设有便于旋转拆装锁环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计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当定位孔只设计一个时,所述定位孔为非圆形孔;当定位孔为两个以上时,所述定位孔为圆形孔或非圆形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端铆压卷边定位于线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振动板设计为镂空结构,其振动均衡性更好,使用者发音时产生的骨骼振动传递给振动板,振动板在弹性径条部的弹性作用下,改变主体振动部与所述背极板的距离,从而改变与背极板之间的电容间隙,引起两极板间(背极板与振动板)的电荷量的变化,从而输出信号,在此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之振动板振动时的弹性灵敏度较佳,确保了声音输出信号的准确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中振动板的立体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中振动板的结构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中振动板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1、容置空腔
12、内螺纹 13、环形定位槽
20、垫环 30、振动板
31、定位部 32、弹性径条部
33、主体振动部 301、弧形槽
302、弧形槽303、弧形槽
304、弧形槽305、弧形槽
306、弧形槽307、弧形槽
308、弧形槽40、绝缘垫圈
50、背极板 60、背板座
70、连接环 80、线路板
90、锁环 91、外螺纹
92、定位孔
30′、振动板31′、定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5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的可当座椅的音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状态自检功能的新闻采访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