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装置及采用该热交换装置的热泵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74260.1 | 申请日: | 2016-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壮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5B41/04;F28D1/0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6 | 代理人: | 蔡胜利 |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采用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以及采用该热交换装置的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热泵热水器通常包括一个带有冷水入口2a和热水出口2b的储水箱内胆1,一根内部允许制冷剂流动且均匀缠绕在水箱1上、可对储水箱内胆1进行加热的、作为冷凝器的热交换管4,以及与该热交换管4连通的供制冷剂循环的热泵系统回路,该回路中还包含压缩机5、蒸发器3和节流装置6等。储水箱内胆1在使用前预先充满水并加热至预设温度。使用时,冷水由冷水入口2a进入储水箱内胆1中,将热水由热水出口2b压出以供用户使用。储水箱内胆1中的水温随着冷水的进入逐渐降低,此时热泵系统运转,使得高温的制冷剂流经热交换管4为储水箱内胆1中的冷水加温。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热交换管4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D字形,这使得缠在储水箱内胆1外面的热交换管4与储水箱内胆1的接触面非常有限,热交换的效率不高。在一些改进方案中,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缠在储水箱内胆1的外表面,这种方案有效地增大了热交换管与储水箱内胆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然而,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微通道换热器内部存在许多焊接点,这些焊接点均存在制冷剂泄漏的隐患;一旦发生泄漏,则很难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及采用该热交换装置的热泵热水器,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用于对热泵式热水器的储水箱内胆进行加热,该热交换装置套设在所述储水箱内胆的外表面并将制冷剂循环产生的热能传导给所述储水箱内胆,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导热层和热交换器,所述导热层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胆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且与二者紧密贴合;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热层采用导热硅脂。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底层与热交换器表层,所述热交换器底层与所述导热层紧密贴合,所述热交换器表层形成有外凸而中空的肋条,所述肋条盘曲设置且与所述热交换器底层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首端连接制冷剂入口,末端连接制冷剂出口。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热交换器表层形成有数个肋条,这些所述肋条盘曲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的不同位置且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器底层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每个通道的首端连接制冷剂入口,末端连接制冷剂出口。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这些所述肋条等间距地盘曲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装置的不同位置。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热交换器底层与所述热交换器表层均为铝板,二者通过滚轧焊接工艺紧密结合。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为吹胀成型。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冷剂入口设置多个独立的电磁阀,每个所述通道的首端通过一个电磁阀与制冷剂入口端连接。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冷剂入口设置一个多通电磁阀,每个所述通道的首端与该多通电磁阀的一个通路连接。
本申请同时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热交换装置对储水器内胆进行加热的热泵式热水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介绍而被更完整地理解和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交换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个热泵热水器中,热交换装置200套设在储水箱内胆100的外表面,该储水箱内胆100的胆壁由导热材料制成。热交换装置200包括导热层210和热交换器220,导热层210设置在储水箱内胆100与热交换器220之间,且与二者紧密贴合。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热层210采用导热硅脂。可以理解的是,导热层210也可以选用其它导热性能好且贴合紧密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4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