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3357.0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军;刘启南;袁俊;陈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九阳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71 | 分类号: | C04B41/71;B32B13/12;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陆毅 |
地址: | 44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材料,特别是一种基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层的防水材料,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或者养护不周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很难避免地产生裂缝,这些原因使得水分轻易地渗入混凝土内部,造成混凝土内部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和流失,破坏氢氧化氢在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从而使得钢筋易腐蚀生锈,生成铁锈的膨胀应力会使周围的混凝土开裂,进一步增加了水和腐蚀介质的侵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况且,渗入的水分还会与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的活性有害矿物质发生碱骨料反应,产生膨胀应力,进而更加缩短建筑物的寿命。
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一直是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很多防水材料,但它们存在一些缺点:1、仅仅只是防水材料中的高分子防水层阻隔水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高分子防水材料易老化,防水性能下降,而且也不能自修复混凝土中的裂缝,产生的裂缝只能通过人工修补和再施工,地下或隐蔽位置则根本无法人工修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2、抗形变能力较小,易产生蠕变或伸缩等结构性变化,外部表现为起翘、鼓泡,影响美观;3、抗刺穿性能差,容易因为粗砂、玻璃等尖锐物破坏材料,失去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有良好地防水渗透性能,又能实现裂缝的自修复作用,而且抗拉伸、屈挠的性能好的防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材料,自下而上包括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胶黏剂层、弹性防水涂层和保温层依次铺设,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中的涂料为结晶防渗涂料,胶黏剂层为丁基橡胶热熔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弹性防水涂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卷材或者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与基层之间还有设有砂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1.0-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保温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中含有活性的有机络合剂,当水分通过裂缝进入时,有机络合物随水在混凝土孔隙中扩散,与混凝土中的钙离子发生络合反应,遇到活性较高的未水化水泥、水泥凝胶等,钙离子络合物的活性基团会被硅酸根离子取代,生成难溶的CaSiO3·nH2O晶体沉淀到混凝土孔隙中,填充混凝土中裂缝和毛细孔隙,起着自修复裂缝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防水抗渗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与基层的粘结性好,形成一道防水层,随着时间的延长,水泥基材料与基层相互渗透成为一体,有效避免因为粘结性不好而造成有缝隙、空鼓和起壳的现象。
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是一种刚性材料,其表面缺少粘性,其它涂料涂覆在其表面容易有粘黏不牢、有空隙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材料是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和弹性防水涂层之间设置一层粘结性好的丁基橡胶热熔胶的胶黏剂层,三层无缝粘接为一体,而且丁基橡胶热熔胶的熔融流动性好,能密封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中的细微裂缝,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材料的防渗水性。
4、本防水材料的弹性防水涂层具优良的防水渗透性能、韧性和抗拉伸性能,能在实现材料表面防水及内部渗水自修复性能的同时有效增加材料抵抗弯曲应力的能力,在材料受到冲击时能吸收冲击力,保护内层材料,同时自身也不易破损,保持良好的抗水渗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2、胶黏剂层;3、弹性防水涂层;4、保温层;5、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九阳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九阳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3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减振器的次级阻尼组件
- 下一篇:流体压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