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吸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2769.2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萧义泰;陈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晟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唐轶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嘴,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吸取对象后,并位移、放置而进行排序分类(Sorting)的真空吸嘴。
背景技术
常见的橡胶吸嘴(Rubber tip),或称吸头,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为第M443933号公开了一种“固晶设备的吸附件”,其M443933号该案中图1所示,其中吸附件可连接真空气源,该吸附件在于有一概呈倒罩形的本体,具有适当柔软性,可以如橡胶等材质制成,具有连接端与接触端,该接触端底侧设有环形吸附面。一抽气道,由该连接端顶端贯通并连通真空气源。以“固晶设备的吸附件”此案为例,该类的吸附件(称吸嘴或吸头),当然也可适用连接于各类的设备机台上使用,该吸附件可用于吸附芯片、半导体芯片(Wafer)、面板、玻璃基板、电路板等电子原料对象,以在生产线制程上能作吸附拾取、位移(移动)、放置的分类排序的动作。
但此一技术方案中,如使用橡胶(例如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NBR)或其它软性材料(例如硅胶,Silicone)作成吸嘴,将容易使得吸嘴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容易沾黏吸附物的对象上所产生的脏污微粒(Particles),而使得后续吸附时容易造成吸附接触的困难,而降低了吸嘴的使用寿命。并且,该橡胶或其它软性材料作成的吸嘴如同时或单独使用于高温的环境,例如玻璃基板的产线制程运送,通常为高温加热环境的产线,且不以此为限制,该吸嘴虽然具有一定的耐温温度,但耐温温度通常远远低于产线环境所产生的温度,容易使得吸嘴受到产线环境或吸附物本身温度影响而有融化的现象而杂质渗出,也于吸附时容易造成吸附接触的困难,而降低了吸嘴的使用寿命甚至失去吸附功能。如同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I444687号公开了一种“镜片装取装置”,其I444687号该案中图1所示的吸嘴也一样。因此,如何针对以上所论述的缺陷加以改进,即为本申请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提升使用寿命的真空吸嘴。
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吸嘴,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结合部和一吸附部,该结合部内部设有一上下连通的通气管路并延伸连通于该吸附部,该吸附部上设有一吸附接触面,该吸附接触面上设有一隔绝层。
其中,该隔绝层为氟化物层,该结合部为圆柱形状,且该吸附部为漏斗形状。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该隔绝层的设置,且为氟化物层时,可使本实用新型达到以橡胶(例如丁腈橡胶,Nitrile Butadiene Rubber,NBR)或其它软性材料(例如硅胶,Silicone)作成吸嘴时,将使得吸嘴使用时不会容易沾黏吸附物的对象上所产生的脏污微粒(Particles),而使得后续吸附使用时不会造成吸附接触的困难,而提升了吸嘴的使用寿命。并且,该橡胶或其它软性材料作成的吸嘴如同时或单独使用于高温的环境,例如玻璃基板的产线制程运送,通常为高温加热环境的产线,且不以此为限制,而不会容易使得吸嘴受到产线环境或吸附物本身温度影响而有融化的现象而杂质渗出。该隔绝层的使用且为氟化物层时使得吸嘴不会直接接触热源。因此,也于吸附时不会容易造成吸附接触的困难,而提升了吸嘴的使用寿命以维持吸附功能,达成其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真空吸嘴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真空吸嘴予以吸附其被吸附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真空吸嘴 10本体
11结合部 12吸附部
13通气管路 14吸附接触面
15隔绝层 100 被吸附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列实施例搭配附图及附图标记加以说明,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吸嘴1,其包括:一本体10,该本体10具有一结合部11和一吸附部12,该结合部11内部设有一上下连通的通气管路13并延伸连通于该吸附部12,该吸附部12上设有一吸附接触面14,该吸附接触面14上设有一隔绝层15。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10原则上为合成的橡胶材料或其它软性材料,且该结合部11和吸附部12可为一体成型,而整体外观形状呈现为圆柱状(图未显示),意指该本体10形成的该结合部11和吸附部12可为任何形状外观,但较佳的该结合部11为圆柱形状,且该吸附部12为漏斗形状,且不以此为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晟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晟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2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