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72594.5 | 申请日: | 201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虎;张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10 | 分类号: | F16F9/10;F16F9/53;H02N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自供 流变 阻尼 | ||
1.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包括发电单元、运动方式转换单元和阻尼单元;
所述发电单元连接所述阻尼单元,所述阻尼单元连接所述运动方式转换单元,所述运动方式转换单元连接发电单元;
所述发电单元、运动方式转换单元和阻尼单元的外部均分别套设有外套筒;
相邻所述外套筒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发电单元包括第一止推轴承、第一锁紧螺母、转动轴、转子、多个叶片和多个压电振子;
所述转动轴、转子、叶片和压电振子从内到外依次设置;
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安装第一止推轴承;
所述第一止推轴承由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紧固防松;
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
所述叶片在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规则设置,一端与所述转子连接,另一端为悬置端;
所述压电振子在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壁上与所述叶片对应规则设置,一端与所述外套筒刚性连接为一体,另一端为悬置端;
所述转子旋转时,所述叶片的悬置端碰撞激励所述压电振子的悬置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所述的运动方式转换单元包括内活塞杆、丝杠螺母、丝杠轴、第二锁紧螺母、第二止推轴承和联轴器;
所述丝杠螺母位于所述内活塞杆的上端部,所述丝杠轴的上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其下端位于所述内活塞杆内,所述内活塞杆的下端位于所述阻尼单元内;
所述第二止推轴承安装在所述丝杠轴上;
所述第二止推轴承由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紧固防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所述阻尼单元包括内密封件、外密封件、活塞头、外活塞杆、电磁线圈;
所述内密封件与所述外密封件分别位于阻尼单元的上下端,与所述外套筒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磁流变液;
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空腔的中部,所述内活塞杆与所述外活塞杆刚接于所述活塞头上;
所述电磁线圈外绕于所述活塞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还包括上连接头和下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与所述发电单元连接,所述下连接头与所述阻尼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所述压电振子采用悬臂梁结构,包括基板、基座、上压电片、下压电片和电缆;
所述上压电片和下压电片的上下端面均分别与所述电缆一端的两个端子电气连接;
所述连接处设有环氧树脂保护层;
所述电缆另一端的两个端子穿过所述外套筒,与外接交流-直流调整电路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止推轴承和第二止推轴承均分别设有2个;
所述外套筒将相邻两所述第一止推轴承或第二止推轴承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式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是:
所述电磁线圈的末端经所述活塞头、外活塞杆和第二连接头延伸至所述外套筒的外部,与所述外接交流-直流调整电路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25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