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指纹影污染医用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1663.0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键;汤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乾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0 | 分类号: | B41M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污染 医用 胶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指纹影污染医用胶片。
背景技术
医用胶片被大量应用于医学影像领域,其主要适用于记录医学诊断的数字图像和超声图像。医用胶片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指直接接触胶片,而手指上化合物较多,经常在胶片上留下指纹影,主要分布于胶片的两侧和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指纹影中的油、盐等其他成分开始与胶片里已感光的黑色金属银发生作用,而生成了硫化银金属伪影,影响胶片的观察和保存。同时,现有的医用胶片,有正反两面,仅有正面为打印面,需要医生在打印之前,区分打印面和非打印面,避免打印错误,造成胶片的浪费,而现有技术区别正反面,主要通过划痕或指示片起区分作用,这些区分方式存在不易区分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提示正反面,避免胶片浪费的防指纹影污染医用胶片。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指纹影污染医用胶片,包括胶片本体、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胶片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感光层、聚酯片基支撑体和无光泽层,感光层包括银盐颗粒、成色剂和明胶,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分别设在胶片本体正反面,且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内涂有硬化涂层,其中胶片本体正面抓取槽一为大拇指状,胶片本体反面抓取槽二为食指弯曲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聚酯片基支撑体为0.17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对应设置在胶片本体周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胶片具有成像清晰,有较丰富的对比度及层次,环保性好、不易退色,保持时间长等诸多优点。同时,设计的抓取槽能够便于医生在观看胶片时,避免手指与胶片的直接接触,防止对胶片的污染,且具有辨别正反面的作用,该设计结构简单,作用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防指纹影污染医用胶片,包括胶片本体、抓取槽一1和抓取槽二2,胶片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复合的保护层31、感光层32、聚酯片基支撑体33和无光泽层34,便于成像,且成像清晰,使得胶片保持时间长,感光层32包括银盐颗粒、成色剂和明胶,抓取槽一1和抓取槽二2分别设在胶片本体正反面,且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内涂有硬化涂层,其中胶片本体正面抓取槽一1为大拇指状,胶片本体反面抓取槽二2为食指弯曲状,通过胶片本体上设置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便于医生在观看胶片,避免手指与胶片的直接接触,防止对胶片的污染。
聚酯片基支撑体为0.175mm,能够有效降低胶片厚度,同时,避免胶片过薄。
抓取槽一和抓取槽二对应设置在胶片本体周边,该设计根据人性化设计,便于医生查看,同时,该设计能够起到辨别正反面的目的,大拇指状即为正面,食指成弯曲状即为反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乾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乾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1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印刷胶印层结构
- 下一篇:铰链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