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巢穴式仿生高效诱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0364.5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4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波;谢桐音;敖苏;徐卫;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巢穴 仿生 高效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巢穴式仿生高效诱集装置。
背景技术
棕榈植物一般单干直立,不分枝,叶大,集中在树干顶部,常螺旋状聚生于茎顶而形成“棕榈型”树冠;花小,常辐射对称,可形成大型的佛焰花序。主要种类包括椰子、槟榔、大王棕等。棕榈成年植株树冠高达10-30m之间,棕榈植物在花期时,其上昆虫种类十分丰富。
椰子织蛾,又称椰子木蛾,是一种危害椰子等棕榈植物的重要害虫,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缅甸等地。2013年8月,该虫首次在中国海南省万宁市发现,是重要的入侵生物物种;当前,已扩散至广东、广西。风险分析表明,椰子织蛾在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区寄主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定殖和扩散的风险较高,对生态安全及相关产业发展构成威胁。
公知的诱捕器主要使用诱虫灯、粘虫板或二者组合同时使用。这些诱捕器都会对采集到的标本具有不可避免的损毁,不能保证标本的完整性;诱虫灯还会受到外接电源的限制,不利于在棕榈植物昆虫诱集时使用;粘虫板表面多为粘胶,虽然可以人为挂至高处,但是热带地区天气易变,阴雨不断,其作用效果也不理想。即便诱虫灯和粘虫板二者组合使用,对棕榈植物上昆虫诱集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何高效获取生活在棕榈植物树冠上的昆虫,并可将取样结果用于重要害虫实时监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发明一种巢穴式仿生高效诱集装置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公知的诱捕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巢穴式仿生高效诱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巢穴式仿生高效诱集装置,包括:平衡体和上升体,所述上升体内部中空,所述上升体的上端和所述平衡体连接,所述上升体的下端设有充气栓孔和固定圈,所述固定圈连接有绳子,所述上升体上还设有若干个集虫器,所述集虫器上设有信息素放置凹槽。
较佳地,所述平衡体为扁平的钩状,所述平衡体的长为0.8米,左右两端的宽为15厘米,高为2毫米,所述平衡体与所述上升体的连接侧为向上凹的弧形。
较佳地,所述上升体为长1.5米,截面直径为25厘米的中空圆柱体,所述上升体的材质为防水耐磨的弹性塑料。
较佳地,所述集虫器为回形卷筒状,由玻璃纸制成。
较佳地,所述信息素放置凹槽位于所述集虫器的中央位置或所述信息素放置凹槽呈回形分布在所述集虫器上。
较佳地,所述集虫器的底部设有若干雨水排出孔。
较佳地,所述若干雨水排出孔为上粗下细的漏斗状。
较佳地,所述绳子上带有刻度。
较佳地,所述充气栓孔为内压平衡式充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既可以保护信息素不受高温暴晒和大风多雨的影响,确保了其药力的持久性;又保证了诱捕到的标本的完整性,避免非目标昆虫的诱捕,满足标本收集和准确鉴定的要求;解决了高大棕榈树木上设置和回收捕虫装置的难题,并且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衡体,2.上升体,3.集虫器,4.信息素放置凹槽,5.雨水排出孔,6.充气栓孔,7.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巢穴式仿生高效诱集装置,包括:平衡体1和上升体2,所述上升体2内部中空,所述上升体2的上端和所述平衡体1连接,所述上升体2的下端设有充气栓孔6和固定圈7,所述固定圈7连接有绳子,所述上升体2上还设有若干个集虫器3,所述集虫器3上设有信息素放置凹槽4。
使用本装置时,把信息素放置在集虫器3上的信息素放置凹槽内,用充气装置通过充气栓孔6对内部中空的上升体2进行充气,充气后,上升体2上升,带动整个装置上升到一定高度,通过固定圈7上的绳子把本装置固定好。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体1为扁平的钩状,所述平衡体1的长为0.8米,左右两端的宽为15厘米,高为2毫米,所述平衡体1与所述上升体2的连接侧为向上凹的弧形。有利于平衡体1在上升体2上升的过程中,在高空悬停时保持整体的平衡性,平衡体1可以由碳纤维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未经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0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