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护坡用生态袋及由其构成的单层生态袋生态护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8598.6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毅;尹庆;徐瑞萍;石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何秋林 |
地址: | 5109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护坡 构成 单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袋护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护坡,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或风化作用的影响,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传统的护坡加固措施,主要是用砌石或喷混凝土等灰色工程,这样做会导致边坡上植被无法恢复,破坏生态环境,并且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市政工程建设中。
常见的生态护坡,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堆填土植物护坡,一类是生态袋护坡。
图1为常见堆填土植物护坡剖视图,如图1所示,使用原土和种植土,根据设计的坡脚度数,按照填土的含水量、填实后干密度、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各项指标,进行施工后,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植物种植,这样作出的护坡,称为堆填土植物护坡。图1中,1为坡顶,2为护坡压脚,通常为河床或坡底。
由于土体在自然状态下堆积时,相对于水平面的边坡会在某一角度值下维持稳定,此角度即是土体颗粒在非常疏松状态下的最稳定边坡,称之为安息角(angleofrepose)。因此,为了保证堆填土护坡的稳定,所做的边坡的角度不能过大。如,景观工程中,堆土做坡时,一般习惯是按照护坡角度小于23°来进行堆坡,这样就会导致堆填土植物护坡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要种植植物来营造景观,而由于边坡坡度较大、土体新堆而成密实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新种植植物的前期养护管理困难,易受各种自然灾害甚至是普通天气现象的影响,导致生长状态不佳,甚至出现死亡,而这种现象更进一步导致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灾害的出现。因此,堆填土植物护坡一般不用于用地紧张或有景观效果要求的地段。
生态袋护坡系统,如图2所示,是通过将装满植物生长基质的生态袋,沿斜坡表面层层堆叠,在斜坡表面形成一层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通过连接配件将袋与袋之间,层与层之间,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系统自身的质量,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而且该护坡系统能够使土体放坡的角度不再受限于安息角。在堆叠好的袋面采用绿化手段播种或栽植植物,能够达到恢复植被的目的,使其与周边自然环境或园林环境相融合。图2中,1为坡顶,2为护坡压脚,通常为河床或坡底,3为生态袋,4为生态袋连接件。
现有的生态袋护坡系统施工时,一般采用三层生态袋堆叠法,如图2所示,这样做虽然效果很好,但缺点是生态袋用量大,导致工程造价较高,而且存在占地依旧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袋完整性,延长生态袋使用寿命的生态护坡用生态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大减少生态袋的使用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小护坡占地面积的单层生态袋护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态护坡用生态袋,所述生态袋端部设有袋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生态袋的长度方向,一侧水平延伸出侧翼,所述侧翼上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个端孔,其中,位于侧翼两端的端孔为边端孔,两边端孔之间的端孔为中端孔,沿所述生态袋的长度方向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拉结孔。
本实用新型拉结孔和端孔都未直接开在生态袋的袋体上,保持了生态袋的完整性。
为了方便施工,本实用新型生态袋结构改进如下:
所述生态袋的一侧设有三个所述凸耳,每个凸耳上具有一个所述拉结孔,中间的为中部拉结孔,两边的为端部拉结孔,所述拉结孔沿所述生态袋的长边均匀分布,且所述端部拉结孔离所述生态袋边缘的距离与所述拉结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端孔同样沿所述生态袋的长边均匀分布,且所述边端孔离所述生态袋边缘的距离为相邻两端孔之间距离的一半。
该结构的生态袋在如图6所示沿坡面堆叠后,其上的拉结孔、端孔在沿斜坡方向能很好的对位,如此,施工起来非常方便,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8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生态防洪堤块
- 下一篇:一种采用内置钢板进行混凝土蜗壳防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