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之拉伸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68032.3 | 申请日: | 2016-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虎;刘军;王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拉伸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之拉伸外壳。
背景技术
传统Type C对USB2.0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上下两排导电端子、金属外壳。其中,金属外壳是由金属前壳和金属后壳组成,详细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070001U公开的一种Type C对USB2.0电连接器插头。该种连接器插头的前壳是由一金属片翻卷成型出,卷曲为标准Type C接口时存在接合缝隙。此外,为了与后壳连接,会在前壳上设置扣孔,用于与后壳的凸扣相扣合。此种传统金属后壳的缺点在于:前壳采用金属片翻卷成型出,成型工序复杂,不易生产,加之成型后存在接合缝隙,导致EMI抗干扰能力减弱,还存在结构不够坚固的缺陷。另外,需要在前壳开扣孔,增加开孔这一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之拉伸外壳,其简化生产工序,便于生产,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之拉伸外壳,包括拉伸主体和位于拉伸主体尾部的料带,所述料带在拉伸主体尾端外翻,使料带与拉伸主体相垂直,该料带上下料出焊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脚包括左焊脚和右焊脚,该左焊脚和右焊脚呈左右对称结构,左焊脚位于拉伸主体的左侧,右焊脚位于拉伸主体的右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脚为钩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脚为SMT型焊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带上下料出支撑片,该支撑片包括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呈上下对称结构,上支撑片位于拉伸主体的上侧,下支撑片位于拉伸主体的下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片为梯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片与焊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伸主体的尺寸与USB Type-C插头连接器之标准插接口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将连接器之外壳由传统片状金属卷压成型改为拉伸成型,简化生产工序,便于生产,并且成型后的外壳不存在接合缝隙,结构更牢固耐用,不易变形;此外,传统连接器之外壳是通过在外壳两侧设置扣孔用于与尾壳卡扣式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为焊脚结构,采用焊接方式取代传统开扣孔的组装方式,一方面减少开孔工序,另一方面,直接从料带下料出焊脚,不浪费料带资源,第三方面,采用焊接替代传统卡扣式组装能达到更好的防EMI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之拉伸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之拉伸外壳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之拉伸外壳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之拉伸外壳的仰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拉伸主体 20、料带
21、焊脚 211、左焊脚
212、右焊脚22、支撑片
221、上支撑片222、下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连接器之拉伸外壳,包括拉伸主体10和位于拉伸主体尾部的料带20,所述料带20在拉伸主体10尾端外翻,使料带20与拉伸主体10相垂直,该料带20上下料出焊脚21,使拉伸主体10可以与尾壳或电路板固定焊接。
其中,所述焊脚21包括左焊脚211和右焊脚212,该左焊脚211和右焊脚212呈左右对称结构,左焊脚211位于拉伸主体10的左侧,右焊脚212位于拉伸主体10的右侧。所述焊脚21为钩形,便于焊接前进行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脚21为SMT型焊接结构,当然还可以依据需要制作为插脚式焊接结构,不以此为限。
还有,所述料带20上下料出支撑片22,该支撑片22包括上支撑片221和下支撑片222,上支撑片221和下支撑片222呈上下对称结构,上支撑片221位于拉伸主体10的上侧,下支撑片222位于拉伸主体10的下侧。所述支撑片22为梯形,使焊接前拉伸外壳得以限位,不易产生摇摆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22与焊脚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便于一次下料成型后无需作额外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8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砷物料综合回收及砷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