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环保治理混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6415.7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9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李伟;路畅;孙成亮;庞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蒋青言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环保 治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土壤环保治理混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因此土壤治理逐渐被提上环境治理的议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其中,化学方法是土壤治理和修复中常用到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化学方法治理土壤通常的步骤为:将土壤利用粉碎装置粉碎后,利用筛分机构进行筛分,再通过加药系统向粉碎后的土壤内加注修复液,并搅拌混匀。在加注修复液的过程中,修复液以在线加注的方式连续加药,由于加药流量不易控制,导致土壤中修复液的含量超标,不仅产生很大的浪费,超出污染物中和量的部分修复液进入土壤中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药液与土壤搅拌不够彻底,导致药液不能充分混合,影响修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环保治理混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环保治理混药装置,包括:药箱、混药箱和搅拌机,所述混药箱内设置混药机构,所述混药机构包括:转轴、滚筒、六凸起凸轮和顶杆,所述转轴水平安装在混药箱前后两个侧面上,所述滚筒和六凸起凸轮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滚筒外圆周上均匀固定设置六个畚斗,所述畚斗为板状,且畚斗相对滚筒的半径方向倾斜,六凸起凸轮的形状由圆柱体外均匀设置六个具有光滑曲面的凸起结构构成,凸起结构具有与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一致的包络线,所述顶杆垂直设置在套环内,所述套环固定在混药箱内壁上,顶杆底端与六凸起凸轮的外圆周面接触;所述药箱设置在混药箱上方,混药箱下方设置垂直的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位于顶杆正上方且底端密封,出药管内设置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在顶杆的顶端,出药管底部还连接喷管,所述喷管沿滚筒的轴向水平设置且位于滚筒的正上方,喷管底部设置若干微孔;所述混药箱底部与搅拌机左端连通,搅拌机为圆柱形壳体,且内设置绞龙叶片,绞龙叶片连接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外位于套环下方套装压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底端安装滚轮,所述滚轮与六凸起凸轮外圆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链轮,链轮通过链条连接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药箱顶部设置与土壤粉碎筛分装置连通的入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机右端设置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筒和其上的畚斗对土壤进行圆周运输,且利用与滚筒圆周运动相联动的顶杆机构控制出药,实现修复液的间断加注,减少药液浪费,有效防止修复液含量超标,且通过绞龙运输机对物料进行搅拌和运输,使药液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也方便对修复后的土壤成品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药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六凸起凸轮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地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6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平板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信息技术用计算机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