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左右对称式防缠绕光纤储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4925.0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曾鑫;梁健桢;袁志炜;周寿福;潘泰彪;何强;黄思茜;李艳玲;杨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右 对称 缠绕 光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应用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左右对称式防缠绕光纤储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光纤尾纤储纤单元构造是由单元箱体、绕纤筒而成。光纤跳接时尾纤由单元左右单一侧进入,经两个绕纤筒将多余的跳线缠绕在上面并存储在单元内部,再从原路返回。如果在同时需要左右进出线的情况下,传统的储纤单元则不能将尾纤正常放进储纤单元内部,造成尾纤杂乱无章。一般储纤单元的绕纤筒在多根跳线重复缠绕后,如因业务变更、故障处理等原因,需要将缠绕在绕纤筒上的任意一根跳线取出,因为之间互相缠绕,跳线大多无法顺利抽出,在强行抽出过程中容易造成尾纤打绞、业务中断等问题。另外,一般的储纤单元的纵深不够,往往都会因其容量小而造成剩余尾纤只能随机挂在储纤单元外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左右对称式防缠绕光纤储纤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储纤单元存储光纤尾纤只能从一边进出的问题,适应各种方向的尾纤进出;且解决了现有储纤单元存储尾纤时容易互相缠绕,无法顺利抽出的问题,还在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纵深,从而增大尾纤储存容量,实现尾纤的方便快捷及整齐有序的储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左右对称式防缠绕光纤储纤装置,包括储纤盒和固定安装在储纤盒的左、右面板上的固定耳;所述的储纤盒的上、下面板均为“凸”形面板;在储纤盒的内部还设有理线柱;所述的理线柱的前端设有可拆装的活动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理线柱设有4~6根,并且均匀分布在距离储纤盒上面板50~70mm的水平线上。这几根理线柱通过螺丝固定在储纤盒的背板上;活动挡片则卡接在理线柱的前端,可自由拆装。在放置光纤尾纤之前,需要用包胶铁丝等软材质的扎线将尾纤扎成整齐的卷,然后将扎好的尾纤卷穿在理线柱上,再装上活动挡板。在需要取出尾纤时只需拆下活动挡板,按次序将尾纤取出即可。这种设计克服了现有的储纤单元跳线之间互相缠绕,无法顺利抽出的问题,大大减少因人为原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设备故障和业务中断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固定耳在储纤盒的上、下面板的折线处向外直角弯折20~50mm后,再直角弯折;以使固定耳与储纤盒之间形成光纤自由进出储纤盒的开口。这种设计可以使储纤盒在左右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用来进出光纤的尾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储纤盒的纵深为250~300mm。本实用新型的储纤装置较传统的储纤单元容量扩大0.5倍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储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的储纤单元存储光纤尾纤只能从一边进出的问题,适应各种方向的尾纤进出;且解决了现有储纤单元存储尾纤时容易互相缠绕,无法顺利抽出的问题,还在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纵深,从而增大尾纤储存容量,实现尾纤的方便快捷及整齐有序的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储纤盒,2-固定耳,3-理线柱,4-活动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左右对称式防缠绕光纤储纤装置,包括储纤盒1和固定安装在储纤盒1的左、右面板上的固定耳2;所述的储纤盒1的上、下面板均为“凸”形面板;在储纤盒1的内部还设有理线柱3;所述的理线柱3的前端设有可拆装的活动挡板4。
所述的理线柱3设有5根,并且均匀分布在距离储纤盒1上面板60mm的水平线上。所述的固定耳2在储纤盒1的上、下面板的折线处向外直角弯折30mm后,再直角弯折;以使固定耳2与储纤盒1之间形成光纤自由进出储纤盒1的开口。所述的储纤盒1的纵深为270mm。
实施例2:
一种左右对称式防缠绕光纤储纤装置,包括储纤盒1和固定安装在储纤盒1的左、右面板上的固定耳2;所述的储纤盒1的上、下面板均为“凸”形面板;在储纤盒1的内部还设有理线柱3;所述的理线柱3的前端设有可拆装的活动挡板4。
所述的理线柱3设有4根,并且均匀分布在距离储纤盒1上面板50mm的水平线上。所述的固定耳2在储纤盒1的上、下面板的折线处向外直角弯折20mm后,再直角弯折;以使固定耳2与储纤盒1之间形成光纤自由进出储纤盒1的开口。所述的储纤盒1的纵深为250mm。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4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分类收纳装置
- 下一篇:光纤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