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破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4874.1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明;金卉;季绍仓;张铭;卢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耐尔紧固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412099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安全装置领域,主要应用于各种车辆车窗钢化玻璃以及其他使用钢化玻璃的建筑物上,需要紧急快速破玻便于人员快速逃离疏散,特别适用于一种破玻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在现代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多重要的角色,出行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例如公交车、地体、轻轨列车、火车、旅游大巴等),办公和居住使用的各种写字楼、公寓,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舒适度,例如温度控制和噪声控制,一般温度的调整都会采用空调来控制,从而使得人们生活在各种相对密闭的小环境中。从能源消耗的角度和降低噪声干扰方面来考虑,中空的双层玻璃应用越来越多,对密闭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在密闭的环境状态中,一旦发生突发时间,若不能及时采取紧急办法解救惊慌的人群,极可能出现群体性的伤亡事故。因此在使用钢化玻璃的各种场所安装破除钢化玻璃的破玻装置作为应急逃生和救援装置成为一种必要。
现有的各种破玻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结构复杂体积大,破玻启动电压和电流高,且长期运行耗电量高。
(2)破玻装置采用火药进行启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控制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有鉴于此,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长期运行耗电低、可靠性高、破玻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低,且可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的破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破玻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破玻启动电压和电流高,且长期运行耗电量高,采用火药进行启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控制和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破玻装置,包括:
壳体;
固定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击破装置和用于推动所述击破装置的推动装置;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上、下呈“T”型连接的电加热产气元件和方螺堵头;所述电加热产气元件通过外连接导线经方螺堵头与控制面板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
壳体包括铝座体和与所述铝座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前挡板;
所述铝座体前端内部横向设有导向槽,后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槽导通且竖向呈“T”型设置的安置槽;
所述前挡板包括呈“L”型的前板和侧板;所述前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导通的导向孔;所述侧板上、下端分别设有多个上安装孔和多个下安装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
侧板的上、下端高出于所述前板形成上突出块和下突出块;所述多个上安装孔和所述多个下安装孔分别对称地设于所述上突出块和所述下突出块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
击破装置包括设于横向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合金钉,所述合金钉的尾端包覆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弹性体;所述合金钉的钉头直径与所述导向孔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弹性体的直径与所述导向槽的直径相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
电加热产气元件设于击破装置的尾端,所述电加热产气元件包括复合的电加热电阻丝和化学产气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
合金钉的钉尖呈半径为R25μm~R50μm的圆弧状,长度为16mm,破玻位移长度为10mm,硬度为HRC65~HRC8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体是由PVC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的长度为5m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前挡板为301不锈钢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
电加热产气元件的起爆条件为:起爆电流不低于380mA;起爆电压不高于3V。
本实用新型将启动破玻的结构设计为由电加热电阻丝和化学产气药复合成的电加热产气元件,保证了产品的长期使用可靠性,从而无需使用火药进行启动式破玻,电加热产气元件尺寸小,破玻启动电压和启动电流低,解决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视示意图;
图1-图3中的标记说明:
1-铝座体;2-前挡板;3-合金钉;4-弹性体;5-电加热产气元件;6- 方螺堵头;7-外连接导线;11-导向槽;12-安置槽;21-前板;22-侧板; 23-上突出块;24-下突出块;25-上安装孔;26-下安装孔;61-通孔;211- 导向孔;21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耐尔紧固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耐尔紧固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4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