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4349.X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胡国良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模组,具体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镜头模组。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对镜头模组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镜头模组内各镜片的光轴的同轴度有关。
相关技术中的镜头模组包括开设有透光孔的镜头筒和设于所述镜头筒内的镜片组,镜片组包括至少两片光学镜片,过透光孔几何中心的直线以及这些光学镜片的光轴应当重合,即应当保证有高的同轴度。此外,多个光学镜片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应该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光学镜片间之间一般通过坎合或承靠后胶黏连接,这不仅连接方式单一,而且很难保证光学镜片间之间有高的同轴度和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镜头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度好、稳定性高的镜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镜片组,所述镜头筒包括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及由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镜片组包括沿近物侧至近像侧方向依次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与所述通光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具有第一斜面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镜片包括具有第二斜面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环状分布且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一斜 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共光轴。
优选的,所述下表面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面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延伸面和第二延伸面,所述第一延伸面比所述第二延伸面更远离光轴,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斜面的两端连接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比所述第二承载面更远离光轴,且所述第一延伸面、所述第二延伸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及所述第二承载面垂直于光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自所述第一延伸面向像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斜面自所述第一承载面向像侧倾斜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自所述第一延伸面向物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斜面自所述第一承载面向物侧倾斜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延伸面抵接,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延伸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以所述光轴为中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还包括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第一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镜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镜片组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具有第一斜面的下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第一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筒壁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抵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的光轴与所述通光孔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呈环状分布且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和所述第二镜片 共光轴,从而保证所述镜头模组有高的同轴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镜头模组的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镜头模组的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镜头模组的第一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镜头模组的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4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