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酸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62522.2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张继红;房景辉;蔺凡;吴文广;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酸熏样品的装置,属于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酸熏装置。它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快捷的酸熏装置,盛放样品时可一次性放入和取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酸蒸气暴漏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酸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同时利用一个开关装置可节省对酸的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海洋蓝色经济,碳汇渔业等新兴领域正在逐步兴起,国家对海洋研究越来越重视,如何更深入的研究海洋就显得尤为重要,水体中的颗粒有机碳(POC),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对反应海区水环境指标,养殖生物的食物来源都是重要参数。如何准确分析样品数据是真实的反应海区指标的重要前提,目前无论是对颗粒有机碳的分析,还是对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同位素的分析都需要前处理过程,即通过酸洗或者酸熏的方法将无机碳去除。颗粒有机碳只能通过酸熏来去除无机碳,沉积物根据不同样品不同的仪器要求以及实验条件可以通过酸熏或者酸洗两种方式来进行,所以酸熏过程对于预处理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的实验条件中,没有一个专门的酸熏装置,大部分是利用其他各种玻璃容器制造一个密闭的环境,将浓盐酸和样品同时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利用浓盐酸的挥发性来达到酸熏样品的效果。为了使酸熏的效果更好,就必须要将浓盐酸溶液置于密闭容器的最底部,这样才能使酸蒸汽对样品的酸化效果达到最佳,于是就造成了酸熏样品时,首先盐酸易浪费,由于放置样品时酸熏容器是开放状态且放置样品前必须要先将浓盐酸置入密闭容器中,所以浓盐酸势必会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浓盐酸的损失,其次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会接触到挥发到空气中的酸蒸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最后,当样品量大时,将样品一个一个的放入和取出使酸熏操作繁琐的同时也增加了浓盐酸的挥发时间和实验人员暴漏在酸蒸汽里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酸熏装置,所述装置方便酸熏样品取放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浓盐酸的挥发,保护人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以节省对酸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层酸熏装置,它包括容器主体、容器盖、试剂开关装置、主柱和样品架;
距容器主体底部15cm处设有试剂隔板,试剂隔板固定在容器内,所述试剂隔板带有开孔为加酸孔,试剂隔板中心位置是槽型螺母,隔板上加酸孔平均分布,并在每个加酸孔外缘设置有外缘O型垫圈;
试剂开关装置包括试剂开关板和固定连接试剂开关板中心的样品架立管,所述试剂开关板中心处为圆形开孔并正对试剂隔板的槽型螺母,开孔直径与样品架立管内径一致,样品架立管的管壁与试剂开关板固定连接,所述试剂开关板上设有圆孔为开关孔,所述的开关孔的边缘具有向下的圆形凸出,开关孔的直径小于加酸孔的直径,圆形凸出能够卡在加酸孔的外缘O型垫圈上;
所述容器盖包括容器盖本体、挡板和扳手,所述的容器盖本体与容器相接触的边缘位置设有大O型垫圈,容器盖本体中心有一开孔,开孔下方设置小O型圈,小O型圈尺寸与样品架立管外径尺寸一致,且容器盖上方中心位置有直径小于容器盖的小圆柱;所述挡板为U型,U型挡板的口径小于主柱上端的粗圆柱;所述扳手是中心为空心正方形的异型结构板,正方形空心大小与主柱上方的正方体一致;
所述的样品架由样品架空心管和样品放置板组成的一体结构,样品架空心管为一空心圆柱,样品放置板径向固定在样品架空心管上,样品放置板上下两面均设有样品槽,样品架空心管内径与样品架立管外径一致;
所述的主柱为一种异型单头螺栓,它包括主柱主体、螺纹端和正方体端,螺纹端螺纹的尺寸与试剂隔板中心处的槽型螺母相匹配,主柱的另一端具有直径粗于主柱主体且能穿过容器盖中心开孔的粗圆柱,主柱粗圆柱的上端为一正方体,正方体的顶面面积与扳手的正方形空心大小一致;主柱主体为一端粗一端细的圆柱体,主柱主体从螺纹端至正方体端逐渐变粗,主柱主体的粗端直径大于样品架立管的内径;
所述套管为空心圆柱,空心圆柱的内径与样品架立管外径一致,套管通过套在样品架立管上放置到样品架上端,样品架加上套管的高度与容器高度一致;套管尺寸与样品架空心管尺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2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