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肺部微小病灶的术前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60877.8 | 申请日: | 201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引鹏;许林;邵仲凡;井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引鹏 |
| 主分类号: | A61B90/13 | 分类号: | A61B90/13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肺部 微小 病灶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肺部微小病灶的术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常规体检率逐年增加,肺部微小病灶的检出量日趋增多。现有的肺部微小病灶包括直径<20mm的孤立性肺结节、肺磨玻璃样病变等,这些微小病灶包含相当比例的早起肺癌的隐患。
在现有临床上,对于周围型肺部微小病灶,首先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快速冰冻病理定性,再酌情决定适宜的进一步手术范围。局部手术切除之前,就必须先对肉眼难以察及或手指不能触知的肺内周围型微小病灶进行定位。
现有的术前定位方法包括CT引导金属钩定位、注射亚甲蓝染色、注射胶原或琼脂溶胶定位及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法等方法,但临床发现,这些定位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因定位面大,势必会造成牺牲良性病变患者正常的肺组织,另外,定位装置在肺部组织内容易发生移动,移位造成定位不准确,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掉落而不易被发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定位更准确的用于肺部微小病灶的术前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肺部微小病灶的术前定位装置,其特点是,设有弹性棒,弹性棒的头端部呈半球形或锥形设置,弹性棒的周向包覆设有带毛刺的金属网,金属网上的毛刺朝弹性棒的尾端设置,毛刺沿弹性棒的轴线向外倾斜设置,弹性棒内设有可控发光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弹性棒内设有可控发光组件的安置腔,弹性棒的尾部设有与安置腔相通的入口,所述入口的直径小于安置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可控发光组件包括串联的微型电池和发光体,微型电池和发光体之间的串联电路上设有遥控芯片,在所述弹性棒外设有遥控芯片实现电路通断的遥控开关,所述可控发光组件设有微型电池、发光体及遥控芯片的电路载体,电路载体可为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金属网为钛合金网或记忆合金网,所述金属网的目数为200-400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金属棒的长度为2-5mm,厚度为0.6-0.8mm,所述毛刺的长度为0.01-0.015m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毛刺的倾斜角度为15-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带毛刺的金属网,保证弹性棒在肺部微小病变部位的稳定性,避免移位,在金属网的反光功能和可控发光组件发光指示引导的作用下,使得手术者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到肺部微小病变部位,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率高,占用空间少,制作成本低,提供了良好的定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控发光组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肺部微小病灶的术前定位装置,设有弹性棒1,所述弹性棒1设置为圆柱体,弹性棒1的头端部呈半球形或锥形设置,弹性棒1的周向包覆设有带毛刺5的金属网2,用于防滑以及防止移位脱落和反光,金属网1上的毛刺5朝弹性棒的尾端设置,毛刺5沿弹性棒1的轴线向外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30°,附着效果更好,弹性棒1内设有可控发光组件,所述金属棒的长度为2-5mm,厚度为0.6-0.8mm,厚度略小于弹性体释放装置的导管管径即可,方便置入弹性体释放装置内,顺利注射至病变部位附近,所述毛刺5的长度为0.01-0.015mm;
当弹性棒1置入肺部微小病变部位后,在金属网2与肺部微小病变部位的摩擦作用下,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避免定位装置的移位,又因金属网不透X线,在手术时通过金属网的反光和可控反光组件的作用,能很快找到肺部的微小病变部位,双重定位更精准;
所述可控发光组件包括串联的微型电池8和发光体6,微型电池8和发光体6之间的串联电路上设有遥控芯片7,在所述弹性棒1外设有遥控芯片7实现电路通断的遥控开关,在不使用时,方便断开电路,避免电能的浪费,发光体发光采用自然可见光(红色、蓝色、黄色等),对患者及手术者无辐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引鹏,未经潘引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60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帽子(ZCS‑2016‑8)
- 下一篇:帽子(ZCS‑20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