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纸质产品生产设备的烘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9801.3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吉金 |
主分类号: | F26B23/10 | 分类号: | F26B23/10;D2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3021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纸质 产品 生产 设备 烘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纸质产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纤维纸质产品生产设备的烘干机构。
背景技术
纤维纸质产品生产需要进行注浆,烘干,切边三个步骤,在烘干步骤里,采用的是烘干机构,现有的烘干机构,如图4所示,烘干板体一侧开有多个进液管,经过一段垂直的分液管把液体分流,再流过烘干板体,从另一侧的出液管流出,液体的热量传至烘干板体中,纤维纸质产品放在烘干板体上,烘干板体对纤维纸质产品进行烘干,烘干板体上的多个通孔用于排出水分与气体,上述的所有管的材质都是采用铝管。这种烘干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液体在烘干板体内流过的速度慢,液体容易沉淀,影响导热性能;2、铝管的壁厚较厚,导热慢,每烘干一个纤维纸质产品的时间需要70s;3、采用多根管同时通液,每根管的液体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导热不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纸质产品生产设备的烘干机构,液体不易在管壁沉积,导热效果好,加工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耐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纤维纸质产品生产设备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板体,在所述烘干板体上纵向贯穿地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呈矩阵排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蛇形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拐弯处平滑过度,所述导热管两相邻的部分平行设置,所述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烘干板体的中部,所述导热管的进液口与出液口设于所述烘干板体同一侧面,所述导热管在两排所述通孔之间穿过,所述导热管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所述导热管外壁贴紧所述烘干板体便于导热。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为18-22mm。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的壁厚为1mm。
优选地,所述导热管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处的管壁分别加厚至3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把原有的多跟管一起通液改成了单根管通液,把铝管改成了304不锈钢管,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单根管密封性好,通完液后,对导热管一端施压,在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力差,赶出残留的液体,避免液体在管内壁沉积,影响导热效果;
2、不锈钢管可以做的更薄,导热快,以往一个工序需要的时间是70s,现在缩减到40s;
3、从多条管通液改成了单条管通液,多条管难以保证每根管都是满的液体,而采用单条导热管蛇形分布,导热均匀;
4、不锈钢材质耐用,使用寿命长;
5、液体通过板体的行程短,导热慢,液体的热量使用效率低,浪费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传统的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干板体,2-通孔,3-导热管,31-进液口,32-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纤维纸质产品生产设备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板体1,在所述烘干板体1上纵向贯穿地设置有多个通孔2,多个所述通孔2呈矩阵排列,还包括一根蛇形的导热管3,所述导热管3拐弯处平滑过度,所述导热管3两相邻的部分平行设置,所述导热管3设置在所述烘干板体1的中部,所述导热管3的进液口31与出液口32设于所述烘干板体1同一侧面,所述导热管3在两排所述通孔2之间穿过,所述导热管3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所述导热管3外壁贴紧所述烘干板体1便于导热,所述烘干板体1采用铸造成型。
具体的,所述导热管3的内径为18-22mm,优选为20mm,保证有足够的管径以便通液体。
具体的,所述导热管3的壁厚为1mm,采用较薄的壁厚,加快导热速度,每个纤维纸质产品的烘干时间缩减至40s。
具体的,所述导热管3的进液口31与出液口32处的管壁分别加厚至3mm,使用起来不易磨损,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一的一个蛇形的不锈钢管代替原有的由多根铝管组成的管路,使得油路更加简单,同时达到加热快,管壁不易沉积的好处,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进液口31处通入高温液体,液体经过导热管3时,热量传递给了烘干板体1,纤维纸质产品放置在烘干板体1上,从而对纤维纸质产品进行烘干,纤维纸质产品上的水分及水气通过多个所述通孔2排出。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吉金,未经黄吉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9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