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9699.7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郗敏;孔范龙;李悦;王森;李奇霏;张希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在线 测定 土壤 co2 通量 系统 | ||
1.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包括静态箱、二氧化碳分析仪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静态箱包括底座与箱体,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箱体内部设置第一温度测量装置与温控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测量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将箱体内测量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温控装置具体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箱顶处,使所述温控装置不受所述箱体内植被的干扰,所述温控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保持所述箱体内部温度与箱体外部温度一致;
所述箱体外部设置第二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测量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将测量的箱体外部的环境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与所述箱体连接,用于测量箱体内采集土壤CO2的各项数据;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将所述测量箱体内采集土壤CO2的各项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测量装置、第二温度测量装置、温控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分析仪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温度测量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分析仪传输来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土壤CO2的通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是由一个矩形围成的正方形环状物,所述底座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底座的长宽高尺寸为50cm×50cm×10cm,所述底座的厚度为1mm-2mm,方便将所述底座插入土壤中,固定出土壤CO2通量待测区域;所述底座四周分别开有9个直径2cm的圆孔,圆孔在底座四周每个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圆孔与圆孔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15cm,所述圆孔与圆孔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1cm,所述圆孔的设置用于静态箱内外土壤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包括一个顶板与四个侧板组成的长方体,所述箱体的长宽尺寸为50cm×50cm,所述箱体的高度根据土壤CO2通量待测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四个侧板之间均密封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均采用有机玻璃,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厚度为3mm-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表面均包裹不透光的膜,减小太阳辐照对所述箱体内部温度的影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不透光的薄膜采用逆反射材料膜,所述逆反射材料膜将太阳光反射出去从而减少太阳对所述箱体内部的辐照,降低所述箱体内部温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所述顶板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箱体的任一所述侧板上设置第二通孔,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温度测量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包括进气管与排气管,所述箱体的任一所述侧板上设置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在线测定土壤CO2通量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A/D转换电路和D/A转换电路,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A/D转换电路与所述第一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第二温度测量装置连接,将所述第一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第二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的温度信号进行模数转化,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对接收到第一温度测量装置的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得到箱内温度平均值,所述主控制器对接收到第二温度测量装置的温度信号进行计算得到环境温度平均值,并且将箱内温度平均值与环境温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传输至所述D/A转换电路进行数模转换,所述D/A转换电路与所述温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温控装置工作,保持所述箱体内部温度与所述箱体外部环境温度一致;
所述主控制器以及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主控制器以及二氧化碳分析仪传输来的数据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土壤CO2的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96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