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9470.3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杨柳青;孙强;罗华枫;唐剑勋;颜康;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下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连接结构,属于接地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是当线路被雷击时,通过避雷线(即架空地线)传输雷电流经过杆塔的接地引下线这样一个通道来泄放雷电流,使得雷电流能够快速流入大地从而保护导线、绝缘子等输电线路设施不被击坏的一个载体,目前在110kV及以下线路铁塔和水泥杆的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全部使用的是焊接,即用镀锌接地体(Φ10mm圆钢和Φ12mm圆钢两种)与接地引下线(Φ10mm圆钢)用自发电焊机双面烧焊连接的方式。
从多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接地体在入土和泥土覆盖的表层部分200mm处容易锈蚀。究其原因:①由于泥土的酸碱不平衡,产生了对镀锌圆钢的腐蚀;②雨水对镀锌圆钢产生的腐蚀;③有污染的工厂附近污染物或空气对镀锌圆钢产生的腐蚀。使得接地体运行3年后逐渐锈蚀,5--8年锈断,造成接地通道的缩小和不通。
而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焊接有如下弊端:
①用焊接工艺,焊机笨重不便野外高山大岭作业;
②焊工作业必须取证,而作业人员大多无焊工证;
③作业时需使用汽油,而且会产生明火,有失火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连接结构,更加耐锈蚀,更利于雷击时雷电流的泄放,降低安全隐患,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成本更低,避免了无焊工证而进行电焊作业造成的违章风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连接结构,包括采用圆钢制作的接地体和扁形结构的合金管,开挖出入土部分的接地体,将接地体的锈蚀部分断开,对接地体断开的上下侧圆钢进行打磨除锈并将其穿入合金管后进行搭接,并在合金管和搭接的圆钢间的空隙内设置导电膏层,对合金管的扁平面中线进行压接凹点。
优选的,上述合金管两对称扁平面通过压接钳压接出多个对称的凹点,凹点在每个扁平面上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布置。
优选的,上述合金管的截面为条形的键槽结构,由两半圆段和两直线段构成,其长为300mm、管壁厚为1.5mm和半圆段内半径为Φ10mm或Φ12mm。
优选的,上述凹点在合金管的每个扁平面上设置八个。
优选的,上述合金管表面和接地体表面设置防腐油漆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效果如下:
(1)安全效益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扁形的合金管实施冷压接连接到接地体的圆钢上后,将搭接的两端圆钢进行连接,搭接面积增大了接地线入土处的横截面积(Φ10mm圆钢2根,椭圆形合金管1根,总横截面积为161mm²),抵御金属锈蚀的强度大大增加;增大了雷击时雷电流的泄放直径;避免了因野外电焊带来的如火灾、环境污染等风险,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避免了无焊工证而进行电焊作业造成的违章风险;
(2)经济效益方面:在高山大岭上运送电焊机,重量在45公斤以上,搬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下;手动压接钳轻便小巧,便于携带,能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电焊作业使用汽油和电焊条,冷压接则不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合金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 一种接地体与接地引下线连接结构,包括采用圆钢制作的接地体1和扁形结构的合金管2,开挖出入土部分的接地体1,将接地体1的锈蚀部分断开,对接地体1断开的上下侧圆钢进行打磨除锈并将其穿入合金管2后进行搭接,并在合金管2和搭接的圆钢间的空隙内设置导电膏层3,对合金管2的扁平面中线进行压接凹点4。
优选的,上述合金管2两对称扁平面通过压接钳压接出多个对称的凹点4,凹点4在每个扁平面上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布置,通过对称的凹点能够大大提高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松动导致导电效果差。
优选的,上述合金管2的截面为条形的键槽结构,由两相等的半圆段和两直线段构成,其长为300mm、管壁厚为1.5mm和半圆段内半径为Φ10mm或Φ12mm,直线段长度为10.5mm或12.5mm,能够满足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直径Φ10mm或Φ12mm两种规格的要求,壁厚薄,便于压接。
优选的,上述凹点4在合金管2的每个扁平面上设置八个,连接可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9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