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锅盖开启的电饭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7460.6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雄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12;A47J36/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锅盖 开启 电饭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锅盖开启的电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锅,早已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为用户做饭和蒸煮食物,十分受老百姓青睐。但是,市面上的电饭锅,其锅盖的打开,多需要用户亲手提起,因此,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饭锅在煮饭时或刚好煮熟饭,其锅内存有很高温的水蒸气,此时用户用手打开锅盖,容易被高温蒸汽烫伤,因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再有,用户亲手提起锅盖,为防止烫伤手部,会使用一些辅助工具,这给用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锅盖打开方便、安全的的电饭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方便锅盖开启的电饭锅,包括锅盖、加热内胆、PTC发热体和锅身,所述加热内胆和PTC发热体一起设于锅身内,所述锅盖的后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锅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和锅身之间还设置有锅盖打开缓冲装置,锅盖打开缓冲装置的两端分别与锅盖和锅身相抵,所述锅盖和锅身的前侧设置有锅盖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电饭锅的锅盖被锁定装置解锁后,锅盖打开缓冲装置就能打开锅盖,无需用户亲手打开锅盖,从而避免用户的手部被电饭锅的高温蒸汽烫伤,锅盖打开方便、安全;而且,其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锅盖打开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转轴上,其两端分别与锅盖和锅身相抵;这种方案,其实施容易,安装简易。
所述锅身的后侧设置有转轴座,转轴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轴孔,锅盖上对应转轴座位置设置有转轴座槽口,转轴座槽口的左右两侧开有第二轴孔,锅身的转轴座置于锅盖的转轴座槽口内,转轴两端分别穿过转轴座左右两侧的第一轴孔,并延伸入转轴座槽口左右两侧第二轴孔,以使锅盖打开时,转轴座槽口可沿转轴旋转,以使锅盖容易翻起。
所述锅盖包括外盖和内盖,转轴座槽口设置在内盖的后侧,将转轴座槽口设置在内盖上,既方便内盖装拆清洗,因内盖更接近锅身开口,两者连接结构更合理。
所述内盖上固定有水平顶杆,水平顶杆对应扭簧设置有插孔,所述扭簧的一端穿过水平顶杆上的插孔,结构设计合理,十分方便扭簧端部与锅盖的连接,而且锅盖受力均衡,翻转连贯顺畅。
所述锅盖打开缓冲装置是左右各一个扭簧,各个扭簧分别套设在对应的两个转轴上,且每个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锅盖和锅身相抵。这样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锅盖受力更加均衡,翻转连贯顺畅。
所述锅盖锁定装置包括开关按钮和下卡扣,所述开关按钮包括按钮和复位弹簧,所述按钮的中部转动连接在锅盖上,按钮的一侧与锅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另一侧设有上卡扣,所述下卡扣设置在锅身上,且上卡扣和下卡扣为卡扣连接,从而使得锅盖的前侧固定在锅身上,锅盖保持关闭,用户通过按压按钮,使得上下卡扣脱扣,锅盖打开缓冲装置便可以打开锅盖。
所述下卡扣的卡口还设置有顶开件,所述顶开件上下滑动设置在下卡扣的卡口处,所述顶开件与对应的锅身之间设置有顶开件弹簧,当用户打开锅盖时,上卡扣与下卡扣脱扣,顶开件在顶开件弹簧向上顶起,防止上卡扣回扣,方便开启锅盖。当用户关闭锅盖时,上卡扣将顶开件顶下去并与下卡扣扣合,实现锅盖的固定。
所述锅身的转轴座旁还连接保护盖,保护盖下端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锅身上,锅盖对应连接保护盖设有缺口,其上端向上延伸至锅盖的缺口。
所述锅身包括上壳体、中间保护框和下壳体,中间保护框连接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转轴座和保护盖分别设置在上壳体。
所述锅盖、锅身、加热内胆和PTC发热体均为心形,且上壳体两侧开有把手孔,一把手两端插入上壳体两侧的把手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电饭锅上设有锅盖打开缓冲装置和锅盖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电饭锅通过锅盖锁定装置锁定锅盖,以避免锅盖被用户误打开,当锅盖被解锁后,锅盖被锅盖打开缓冲装置自动打开,从而避免了用户打开锅盖时,用户的手部被电饭锅冒出来的高温蒸汽烫伤,因此本实用新型电饭锅安全性高、用户使用安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更具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雄,未经何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7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