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腰枕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7077.0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洪百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淑丽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2/08;A61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0 | 代理人: | 袁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龙***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腰枕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松腰枕的改良结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在人体平躺时,可同时支撑人体第二、第三腰椎及后腰部带脉,使该部位两侧脊神经传达通知肌肉放松,进而使脊椎在自然平衡状态下,逐渐回复至正确的生理性弯曲度的松腰枕结构。
背景技术
人体脊椎是由7块颈椎,从12块胸椎及5块腰椎所组成,由侧面来看略像一直立的S 形,其具有支撑头颈及背部的弹性功能。脊椎可能因个人睡姿、坐姿或其他不良姿势造成脊椎与脊椎间的间隙改变而产生异常弯曲,导致如图1所示的驼背或啤酒肚等情形。
依人体滑脊椎的自然生理弯曲度而言,脊椎与脊椎间约为4公分宽度,其中第二腰椎及第三腰椎中间为命门穴(人体中心),命门穴两侧约两指宽处为肾俞穴,继续延展两侧至前方肚脐为带脉。该第二腰椎及第三腰椎最凸出的棘突末端,在人体平躺时,距离地面约 5-7公分,在此情况下,人体脊椎可保持自然生理弯曲度,腰部两侧神经及上下肌肉(例如腰髂肋肌(5)、腰方肌)自然平衡放松,维持一定的脊椎间隙,如图8所示。反之,若人体平躺腰椎距离水平面的间距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身体腰部上至肩背颈部僵硬,下至臀部及腿部酸痛,导致脊椎与脊椎间的间隙改变而产生压迫神经,也就是所谓的骨刺或造成驼背及啤酒肚等情形者。
缘此,本申请人深感传现代人为各种酸痛所苦,乃积多年来从事于该项产品设计制造上的经验,不断研思改良并经多次实际试验,终于设计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松腰枕的改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松腰枕的改良结构”的主要设计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松腰枕,其包括:
一松腰枕本体,该松腰枕本体是一断面成梯形的长条体,该松腰枕本体可稳固置放于水平面上,其长度可完全支撑一般人体的后腰部,所述松腰枕本体顶部中心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底部距离水平面约5公分,其两侧是依人体后腰部曲线呈一倾斜面,该每一倾斜面上分别设有数排等距的定位凹孔,又该松腰枕本体顶部边缘是形成圆弧状,使人体平躺时,其后腰部可紧密贴合于该松腰枕本体上﹔
数个远红外线磁石,其分别置入该松腰枕本体顶部的定位凹孔内,所述磁石顶端则凸出于该定位凹孔而与人体后腰部穴位接触﹔
两直流加热导片,其分别装设于松腰枕本体顶部凹槽两侧的倾斜面的末端,并通过导线与安装于松腰枕本体内部的电池组连接而加热﹔
两组传动马达、电瓶及自动平衡感知器,其分别安装于环形固定座底面,每组所述传动马达及所述自动平衡感知器与所述电瓶相接,两所述传动马达的输出端则分别与纵向及横向主动轮连接而可带动其正或反转;
一包覆套,其套置于所述松腰枕本体上,其上部包覆远红外线磁石并在所述直流加热导片处设有护网而与人体后腰部直接接触﹔
由上述元件组成的所述松腰枕结构,当人体平躺时,将该松腰枕本体置于平坦的地板或地平面上,并垫在人体中心肚脐后方腰部处,其顶部上的凹槽及倾斜面恰可支撑人体脊椎的第二腰椎、第三腰椎及腰部两侧的带脉,使平躺的人体腰椎保持在离地5公分的距离,如此腰部两侧神经及上下肌肉自然平衡放松,进而使人体脊椎逐渐回复至正确的间隙及生理性弯曲度。
本申请的“松腰枕的改良结构”的另一设计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松腰枕,其底部加上一适当高度的衬垫后,可置于膝窝下方,使该松腰枕顶部支撑于膝窝下方处,并藉由远红外线磁石及直流加热导片透过膝窝下方的委中穴,舒缓腿部后肌群及股动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下列根据图示和实施方式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人体脊椎因姿势不良而造成驼背或啤酒肚等情形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松腰枕本体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申请松腰枕本体套上包覆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人体平躺以本申请松腰枕支撑腰椎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松腰枕支撑腰椎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松腰枕支撑腰椎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人体腰部腰髂肋肌位置的示意照片。
符号说明:
1.松腰枕本体11.凹槽12.倾斜面
13.定位凹孔 2.包覆套 21.护网
3.远红外线磁石4.脊椎 41.第二腰椎
42.第三腰椎 411 421.棘突 412 422.横突
5.腰髂肋肌6.直流加热导片 7.衬垫
8.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淑丽,未经孙淑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7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换机接口测试仪
- 下一篇:工艺品摆件(福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