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侧边吸收区的超辐射发光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5783.1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豪;林琦;林中晞;苏辉;薛正群;陈阳华;王凌华;訾慧;徐玉兰;陈景源;林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22 | 分类号: | H01S5/22;H01L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张祖萍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边 吸收 辐射 发光 | ||
1.一种含侧边吸收区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脊波导增益区、侧边吸收区和侧边电隔离区,在超辐射发光管的脊的侧边制备侧边电隔离区和侧边吸收区,侧边电隔离区使脊波导增益区与侧边吸收区形成电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吸收区为一段或多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边吸收区为多段时,所述多段侧边吸收区位于脊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边吸收区为多段时,所述多段侧边吸收区位于脊的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的同一侧的侧边吸收区为一段或多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侧边吸收区相对于脊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侧边吸收区相对于脊呈互补式对称分布或镜像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辐射发光管还包括沿脊波导增益区长度方向的端面制备的脊波导电隔离区和脊波导吸收区,其中,脊波导电隔离区使脊波导吸收区和脊波导增益区形成电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脊波导增益区的出光端面镀有高透膜,出光端面与脊波导增益区的夹角大于80度,小于等于90度;在与出光端面相对的脊波导吸收区的端面镀高反射率的光学介质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脊波导增益区在邻近出光端面的位置制备弯曲波导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辐射发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辐射发光管还包括沿脊波导增益区长度方向的端面制备的脊波导电隔离区和脊波导吸收区,其中,脊波导电隔离区使脊波导吸收区和脊波导增益区形成电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57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外腔半导体激光光源波长调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