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5625.6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B1/00 | 分类号: | B6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高青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空器 挂架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空器邻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浮空器是一类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飞行器,一般可以分为系留气球和飞艇,其广泛用于军事、交通、运输、娱乐、赈灾、影视拍摄、科学实验等邻域。系留气球通常依靠系留缆绳与地面设备或站点相连接;飞艇又包括软式飞艇、硬式飞艇、混合结构飞艇及平流层飞艇等。
浮空器挂架是浮空器上较为重要的重要的部件,其承担着连接浮空器囊体与吊舱的任务。传统的吊舱挂架与囊体的连接形式为拉网式,拉网式连接方式利用绳索将载荷集中在浮空器顶部,对浮空器气动外形影响较大,且位于下方的吊舱在连接时相对囊体运动较大,不利于浮空器的飞行稳定。另外,拉网连接方式的绳索与囊体相互摩擦会降低浮空器囊皮寿命,不利于浮空器的重复使用及勤务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该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减小传统浮空器挂架连接方式对气动外形的影响,保证连接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重量更轻、安装及制造工艺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用于浮空器的囊体与挂架的连接,其包括:从所述囊体外表面向外伸出的多对连接片,所述多对连接片中的每对连接片之间相隔形成容纳所述挂架撑杆的固定槽,所述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相互连接使得所述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每对连接片通过一片面材弯折形成。
优选地,所述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还包括:所述面材在所述每对连接片的两侧沿所述囊体外表面延伸一定长度,所述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包括所述面材在所述每对连接片的两侧延伸的部分和所述面材在所述每对连接片之间的部分,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囊体下方。
优选地,所述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囊体之间的第一加强层。
优选地,所述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片及所述连接片表面的第二加强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层分布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固定片相连处。
优选地,所述面材呈柔性。
优选地,所述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均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绑绳使得所述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孔在所述连接片上等距离排列。
优选地,所述绑绳呈交叉形状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设有相配合的尼龙搭扣,所述相配合的尼龙搭扣相互粘合使得所述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相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在所述囊体外表面向外伸出多对连接片,通过连接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使得挂架的撑杆固定在每对连接片形成的固定槽内,减少传统拉网式挂架连接形式对浮空器气动外形的影响,结构简单从而重量更轻、成本更低、制造及安装简单。其中每对连接片通过一片面材弯折形成,使得其结构强度更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均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呈交叉形状穿设绑绳使得所述每对连接片的自由端相互连接,从而有效分散集中载荷及吊舱挂架的位移,并且穿设绑绳安装简单、拆卸方便,能够满足快速拆卸吊舱挂架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中其中一对连接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中其中一对连接片的截面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浮空器挂架连接结构中其中一对连接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5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无砟轨道用乳化沥青水泥砂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