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动检测电梯井道中状态的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55157.2 | 申请日: | 201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 发明(设计)人: | T.霍塔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孙瑞 |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检测 电梯 井道 状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自动检测电梯井道中的状态的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规定,需要每半月对井道照明、底坑环境、配重等情况进行检查,查看井道照明是否齐全、正常,底坑是否清洁、有无渗水积水、照明是否正常,配重是否有变化,以及对重有无松动等,从而保障电梯安全、正常运行。
通常,在非计划性维护巡视或者定期检查时,维修人员对上述项目进行检查,检查频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配重情况以及所有灯的检查需要很长时间,在井道区域内检查和维护的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授权。
因此,存在这样的需求,能够对以上项目进行自动的状态监控,以取代耗时且低效的人工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自动检测电梯井道中状态的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监控装置,其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用于监控井道中的井道底坑、配重、以及井道灯的状态;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来自监控装置的信息,并且与提前存储的信息相对比,从而判断井道中的状态是否正常;传送装置,用于将来自处理装置的判断结果自动传送到维修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监控装置是摄像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监控装置是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自动检测电梯配重和井道底坑的状态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电梯井道中状态的自动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的监控装置,当电梯轿厢从配重旁路以及底坑上方经过时,监控装置采集图像或探测相关数据;利用检测设备的处理装置对于从监控装置获得的图像或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且与提前存储的信息对比,判断配重以及底坑的状态是否正常;通过检测设备的传送装置将处理装置的判断结果传送到维修人员,从而实现取代人工检查的电梯配重及井道底坑状态的自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自动检测电梯井道中的照明状态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电梯井道中状态的自动检测设备,该自动检测设备包括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的监控装置,用于监控井道和底坑的照明灯的状态;利用自动检测设备的处理装置对于从监控装置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与提前存储的信息对比,判断井道和底坑的灯的状态是否正常;通过自动检测设备的传送装置能够自动传送处理装置的判断结果。
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能够检测井道灯的亮度水平,并且能够自动传送亮度水平异常的井道灯的信息。可选地,可使电梯进行从底层到顶层的测量运行,该测量运行能够实现对井道和底坑的所有照明灯状态的检测。所述自动检测设备能够计算被注意到的灯的数量,当注意到的灯的数量与初始值不同时,自动检测设备自动传送照明灯损坏以及损坏灯所在楼层的信息,从而实现快速精确的自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自动检测井道中状态的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每当需要时就可以自动进行检查,无需人工干预,如果需要的话,检查结果可经过远距离监控装置自动传送到维修人员以便基于这些结果做出快速精确的行动。
应当认识到,上述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性的目的,而不是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并且该描述和附图仅用于示例性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5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