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试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4485.0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浩宇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试管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试管架。
背景技术
试管架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是用来放置、晾干试管用的化学/医疗实验室最基本的仪器,目前常用的试管架多采用长方体框架式结构,这种试管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一般容纳量较小,尤其当试管数目过多时,容易出现重心不稳,此外,一般在实验室进行药品实验或医疗化验时,试管内置液体多为药品或样本取样,为保证内置液体免受外界污染,必须要求试管及其周边的卫生状况良好,常见的试管架在实验员取放试管时,易出现实验员手碰到其他试管口,导致其他试管内的液体受到污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试管架,应用于化学实验或医疗检验中,本装置具有重心稳定、容纳量大、便于实验员取放试管、便于移动位置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结构的试管架,包括底座、支撑杆、连接杆、架台、手柄及多个立柱,所述底座的边缘为水平设计,所述多个立柱均匀铆接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底座的中间为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圆形凹槽,所述支撑杆位于底座中部,且其内部中空,所述架台通过支撑杆与底座相连,所述架台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架台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形结构,所述架台的侧边母线与竖直面之间的角度为所述锥形结构的锥角的一半,架台上设有多个试管孔,所述试管孔环形排列在架台上,所述试管孔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凹槽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圆形凹槽的数量与所述试管孔环形数量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内侧,所述连接杆贯穿整个试管架,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手柄与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圆柱形结构,其高度为试管长度的3/5。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与试管孔环形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用途进行增减,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结构的锥角为150°,所述架台的侧边母线与竖直面之间的角度为75°,以便于试管可以阶梯形摆放,以避免实验员取放试管时触碰到其他的试管。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凹槽与试管孔中间位置的距离为试管长度的3/4,以保证试管放置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设有多个凹槽,以提高实验员提拉手柄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重心低,稳定性强,减少了因实验员疏忽而打翻试管架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容量大,可同时承载数十只试管,满足化学实验室或医疗检验科的实际需求;
3)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试管呈阶梯形放置,方便实验员取放试管,避免了在取放试管的过程中触碰到其他试管,致使其他试管内液体被污染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设有手柄,便于实验员移动试管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支撑杆,3-连接杆,4-架台,5-手柄,6-立柱,7-圆形凹槽,8-试管孔,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试管架,包括底座1、支撑杆2、连接杆3、架台4、手柄5及多个立柱6,所述底座1的边缘为水平设计,所述多个立柱6均匀铆接于所述底座1的边缘,所述底座1的中间为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圆形凹槽7,所述支撑杆2位于底座中部,且其内部中空,所述架台4通过支撑杆2与底座1相连,所述架台4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架台4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形结构,所述架台4的侧边母线与竖直面之间的角度为所述锥形结构的锥角的一半,架台4上设有多个试管孔8,所述试管孔8环形排列在架台4上,所述试管孔8的圆心与所述圆形凹槽7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圆形凹槽7的数量与所述试管孔8环形数量相同,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杆3的下方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内侧,所述连接杆3贯穿整个试管架,所述连接杆3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手柄5与连接杆3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立柱6为圆柱形结构,其高度为试管长度的3/5。
所述圆形凹槽7与试管孔8环形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用途进行增减,以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浩宇,未经刘浩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4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