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空压机进气过滤及其进气量控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2551.0 | 申请日: | 2016-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仙;李中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泉县泉河纳米植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F04B39/12;F04B4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空压机进气 过滤 及其 气量 控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气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冷凝空压机进气过滤及其进气量控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就是提供气源动力,是气动系统的核心设备,机电引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或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
目前,一些空压机进气过滤、除湿、降温的处理系统,采用内部附设制冷机提供冷媒水,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增加设备能耗、系统故障源;无法自动控制处理后的进风温度、湿度,安装使用和节能效果受限制,现有的空压机设备都会设置进气过滤装置,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过滤后的设备的进气量打不到要求,例如现有的型号为AA2-75W-M的冷凝空压机的进气口是25*40mm的尺寸,但是在增加过滤装置后期进气量打不到要求,而且现有的过滤装置清洗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空压机进气过滤及其进气量控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凝空压机进气过滤及其进气量控制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主要是由进气孔、进气管道、电磁阀、通气管道、过滤网、红外干燥管、除尘腔、除尘风机、出尘口、手动阀门、冷凝腔、循环冷凝管、循环泵、进水管、出水管、出气孔构成;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设置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上设置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设置三条,进气管道与装置本体的内部相连通,进气管道的内部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进气管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气管道的打开与关闭,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设置三条,每条通气管道的内部设置两块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通气管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是一百目不锈钢滤网,两块过滤网的中间位置设置红外干燥管,所述红外干燥管与通气管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通过红外干燥管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干燥,所述通气管道的端部设置除尘腔,所述除尘腔的一端与进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通气管道相连通,所述除尘腔的顶部设置除尘风机,所述除尘风机与装置本体的外壁之间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除尘腔的底部设置出尘口,所述出尘口与除尘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尘口上设置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与出尘口之间活动连接,通过手动阀门控制出尘口的打开与关闭;所述通气管道的左侧设置冷凝腔,所述冷凝腔与装置本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风机的底部设置橡胶防震垫,所述橡胶防震垫与除尘风机的固定支架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橡胶防震垫防止除尘风机振动对装置本体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腔的外壁上设置循环冷凝管,所述循环冷凝管通过卡扣固定在冷凝腔的外壁上,所述冷凝腔的顶部设置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冷凝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与冷凝腔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通过循环泵实现冷凝水的循环,所述循环冷凝管的两端与外部相连通,循环冷凝管的一端是进水管,另一端是出水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端部设置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冷凝腔的内部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进气口增设过滤网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方便清理灰尘,而且设置多个进气管道,能够有效增大进气量,避免增设过滤网导致进气量不够的缺点,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凝空压机进气过滤及其进气量控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进气孔、3-进气管道、4-电磁阀、5-通气管道、6-过滤网、7-红外干燥管、8-除尘腔、9-除尘风机、10-出尘口、11-手动阀门、12-冷凝腔、13-循环冷凝管、14-循环泵、15-进水管、16-出水管、17-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泉县泉河纳米植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临泉县泉河纳米植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2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