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测试的假人大腿关节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1337.3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梅;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 测试 假人 大腿 关节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汽车安全带可靠性的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测试的假人大腿关节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各国对汽车乘员安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也加大对汽车安全部件性能的研发力度,继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家相继推出多个汽车乘员安全保护和安全部件试验标准,同时各车企均加大对汽车安全带研究的投入,已建及在建多个汽车安全部件试验室,并进行大量的相关试验,初步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及试验经验,但是离很好的保护乘员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国外跨国车企和试验装备供应商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影响力仍处于垄断地位,很多标准中使用的试验装备在国内的研发和生产还处于空白阶段。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汽车安全带动态试验时发现假人的大腿关节侧面端盖紧固螺杆和螺帽会凸出大腿外形轮廓,与安全带锁扣或织带发生挤压或直接接触,造成锁扣非正常碎裂或织带割断。这一现象不符合国标GB14166-2003《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中5.7.2条和欧盟ECE R16中7.7.2条规定的,且GB14166-2003和ECE R16中所规定的试验假人均参照国外某公司假人的参数。国内外均没有此类假人的替代品。由于假人的设计缺陷会导致安全带在试验过程中非正常的损坏,安全带供应商和汽车安全部件设计师对此抱怨很大。因此,有必要在不更改该假人外形轮廓、运动方式、重量等参数的前提下,避免上述挤压接触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假人大腿关节侧面端盖、螺杆、螺帽与安全带锁扣或织带不会发生挤压或直接接触的汽车安全测试的假人大腿关节固定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安全测试的假人大腿关节固定结构,具有:
端盖,设置在假人大腿关节上,所述端盖上设有凹台;
紧固螺杆,安装在所述凹台内,所述假人大腿关节通过所述紧固螺杆与假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杆的螺帽位于所述凹台内,所述紧固螺杆的螺帽的高度小于所述凹台的深度。
所述凹台的深度为20mm。
所述螺帽和凹台底面之间设有垫圈。
所述紧固螺杆位于所述凹台中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解决以往安全带动态试验时经常出现的假人的大腿关节侧面端盖和伸出螺杆、螺帽与安全带锁扣或织带发生挤压接触的现象,且该设计不更改假人外形轮廓和重量等参数。在做安全带动态试验时,假人大腿关节侧面端盖、螺杆、螺帽与安全带锁扣或织带不会发生挤压或直接接触。不改变假人主体结构、外部轮廓、重量配比、连接方式和运动方式,并符合GB14166-2003,ECE R16等标准规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测试的假人大腿关节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端盖,11、凹台,2、紧固螺杆,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一种汽车安全测试的假人大腿关节固定结构,具有:
端盖,设置在假人大腿关节上,端盖上设有凹台;
紧固螺杆,安装在凹台内,假人大腿关节通过紧固螺杆与假人本体固定连接,紧固螺杆的螺帽位于凹台内,紧固螺杆的螺帽的高度小于凹台的深度。
凹台的深度为20mm。
螺帽和凹台底面之间设有垫圈。
紧固螺杆位于凹台中部。
将假人的大腿关节侧面2个端盖上的与紧固螺杆连接面分别向假人内部偏移20mm,且由于端盖的连接面的偏移距离会使原先紧固螺杆过长,所以还需要将连接螺杆两端各缩短20mm,即可将螺杆、螺帽隐藏在端盖内(见图1),在试验过程中就可避免安全带锁扣外壳或织带与端盖以及紧固螺杆、螺帽发生接触(见图2),且这种设计变更不改变假人的运动方式和主体结构,端盖的形状变化和连接螺杆两端的缩短量而导致的重量变化也符合GB14166-2003和ECE R16对假人重量的规定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1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PVA纤维多级过滤集尘口罩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入鼻式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