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冗余环网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0486.8 | 申请日: | 201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韩维航;郭少华;王文广;刘伟;范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G08B29/16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 气体 探测 系统 冗余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电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CPU的环网电路结构的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电路。
背景技术
危险气体探测系统是设置在船舶上,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气体进行探测,气体探测传感器将探测到的气体浓度转化为标准电信号,将电信号通过安全栅隔离后传送给气体探测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实时监测化学品船上的各种危险气体的泄漏和扩散情况,在显示屏上显示气体浓度、报警信息等系统工作状态,并将气体浓度、故障信息及报警信号等数据实时远传给船舶综合检测系统。若气体浓度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则发出声光报警,同时输出报警信号给远程报警控制板;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现有的危险气体探测器的电路结构采用的是一个CPU与I/O等其它模块单线电路的连接结构,当CPU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的相互数据传输路线就会中断,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数据丢失,导致整个检测系统不能及时监测到危险气体的泄露状况,容易酿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冗余环网电路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电路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冗余环网电路结构,包括第一CPU模块、第二CPU模块、显示器模块、设备级交换机、I/O模块和危险气体探测传感器,危险气体探测传感器通过安全栅模块与I/O模块的模拟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在I/O模块与第一CPU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连接网线,在I/O模块与设备级交换机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连接网线,在第一CPU模块与第二CPU模块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双向连接网线和光纤连接线,在第二CPU模块与设备级交换机设置有第四双向连接网线,在设备级交换机与显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五双向连接网线。
在I/O模块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CPU冗余设计及电路结构的环网连接,实现了对危险气体的实时、可靠监测,特别适合对危险化学品船上的危险气体泄露情况进行监测。电路结构简单,实现维护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危险气体探测系统的冗余环网电路结构,包括第一CPU模块、第二CPU模块、显示器模块、设备级交换机、I/O模块和危险气体探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危险气体探测传感器通过安全栅模块与I/O模块的模拟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在I/O模块与第一CPU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双向连接网线1,在I/O模块与设备级交换机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连接网线2,在第一CPU模块与第二CPU模块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双向连接网线3和光纤连接线,在第二CPU模块与设备级交换机设置有第四双向连接网线4,在设备级交换机与显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五双向连接网线5。
在I/O模块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正常工作时,第一CPU模块通过第一双向连接网线1接收I/O模块传来的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后再通过第一双向连接网线1和第二双向连接网线2传给设备级交换机,设备级交换机通过第五双向连接网线5传给显示模块,进行危险气体浓度显示及声光报警。当第一CPU模块出现故障时,I/O模块传来的传感器信号就会通过第二双向连接网线2传给设备级交换机,设备级交换机通过第四双向连接网线4传给第二CPU模块,第二CPU模块将信号处理后,再通过第四双向连接网线4传给设备级交换机,设备级交换机通过第五双向连接网线5传给显示模块进行危险气体浓度显示及声光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0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司机疲劳驾驶监控摄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浴室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