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急救呼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0426.6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0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强;刘凌华;栗志利;张铧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创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2 | 分类号: | H04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王勇,李科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急救 呼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急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一键呼叫功能的医疗急救呼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对于医疗技术领域,当发生紧急医疗事故时,医疗救治中心如果能及时得到事故的具体情况,通知相关部门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耽误治疗时机而造成的伤亡情况。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发上派救护车去现场施救。并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病人到达医院后,医院召集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对病人进行会诊并制定医疗急救方案。在这种方式中,救护车、医院诊断中心、分诊医生等各个环节是分散的,并且在转移病人的途中不能将病人的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送给医院,从而可能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此外,即使从启动呼叫到开始治疗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话沟通传达相应的信息,但这种传达也是分散的,中间可能存在信息丢失,不能及时记录等情况,不利于信息的多方共享和日后的再次查看。
因此,在当前的技术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现有的医疗急救系统进行改进,以实现具备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型医疗急救呼叫系统,从而达到信息共享、协同救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医疗急救的新的呼叫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急救呼叫系统。该系统包括呼叫终端、发送器、信息处理中心和呼叫接收终端,其中:所述呼叫终端设有至少一个呼叫键,所述呼叫键与呼叫信息具有预定的对应关系;所述发送器与所述呼叫终端之间具有通信连接,所述发送器用于将启动的呼叫键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所述信息处理中心被设置为将与所述启动的呼叫键对应的呼叫信息传送给所述呼叫接收终端;所述呼叫接收终端用于提示相关人员处理所述呼叫信息,以进行医疗急救。
优选地,所述呼叫终端和所述发送器设置在医院或救护车内。
优选地,所述发送器和所述呼叫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是有线方式。
优选地,所述呼叫终端还设置有与呼叫键对应的反馈指示灯,所述反馈指示灯与所述发送器连接,当启动呼叫键时,对应的反馈指示灯显示所述呼叫信息的处理状态。
优选地,所述呼叫终端被设置为通过触摸方式或按键方式或语音方式来启动呼叫键。
优选地,所述呼叫接收终端还被设置为当接收到呼叫信息时,通过播报的方式提示相关人员处理所述呼叫信息。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疗急救系统还包括告警装置和接收器,所述告警装置与所述接收器连接,所述接收器被设置为接收到呼叫信息时,控制所述告警装置提示告警。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中心还设置有云群呼功能,当所述呼叫终端启动呼叫键时,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同时启动到所述呼叫接收终端的云群呼功能。
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中心还设置呼叫信息的优先级,当同时接收到不止一个呼叫信息时,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基于所述呼叫信息的优先级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呼叫终端或所述发送器上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所述呼叫终端或所述发送器的地理位置。
将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应用于需要医疗急救的场景下,能够实现病人信息共享、协同救治的功能,从而可以达到快速救治,减小伤亡的目的。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医疗急救的呼叫系统的示意图。
图2a-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接口示意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接口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医疗急救系统的应用场景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创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创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0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板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搭载相机的螺旋式三维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