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9585.4 | 申请日: | 2016-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宏;彭杨;代康;沈小鹏;宋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0 | 分类号: | H01B11/10;H01B7/08;H01B7/22;H01B7/18;H01B7/02;H01B3/44;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有源 并行 导体 带状 高速 数据传输 组件 | ||
1.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包括扁平带状数据传输线以及配接在带状数据传输线两端的标准QSFP接口的四通道小型可插拔收发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带状数据传输线包括缆芯、缆芯两边的排流线、缆芯和排流线外部包覆的总屏蔽层以及包覆于总屏蔽层外的护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总屏蔽层和缆芯、排流线之间间隙内填充有的非吸湿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缆芯由1~4组平行排列的线对构成,每组线对按径向由内至外包括两根多芯镀银铜线绞合成的内导体、包覆于内导体上的绝缘层、设置于绝缘层表面的镀铜屏蔽层、设置于镀铜屏蔽层的两侧或中间位置且平行于内导体放置的线对排流线以及设置于镀铜屏蔽层和线对排流线外的线对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层为整体微孔聚四氟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总屏蔽层为整体浸锡的镀锡铜线编织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护套层为聚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数据用有源并行双导体带状高速数据传输组件,其特征在于镀铜屏蔽层为采用化学法镀铜形成的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95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