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49568.0 | 申请日: | 2016-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君;贾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器 滑动 折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的当今,显示器随着人的需求不断在演变,再加上大屏显示器价格越来越低,不少用户开始入手两个甚至更多的显示器来满足自己对应用的需求。在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以现有的三屏显示器联接方式举例,一种方式是通过普通三个显示器放在一起,如图1所示。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现有联接件1将三屏联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
分析上述提及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由于现有三屏联接方式(如图1所示)的使用是通过三块单独的显示屏摆放,占用空间比较大,灵活移动性差;
(2)由于现有三屏联接方式(如图2所示),是通过专业联接件进行固定,需要额外购买工具和联接件进行改装,对使用者的改装技能有一定要求,否者会对显示屏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三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该装置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多屏显示领域。高效的解决了常规三屏显示器联接中,占用空间较大、灵活移动性差和三屏联接改装困难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三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包括直线滑轨、滑动外滑块、滑动内滑块,其外围结构为阻尼轴、弹簧、三屏外壳。
其中,所述阻尼轴、弹簧为符合三屏联接结构尺寸的标准件;
所述直线滑轨外形为工字形金属件结构;所述滑动外滑块为金属件结构;所述滑动内滑块为塑胶件结构;滑动块在滑轨中根据显示屏折叠顺序进行移动
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阻尼轴一端通过螺钉与三屏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与滑动外滑块的形状孔过盈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外滑块凸出端与直线滑轨接触滑动,所述滑动内滑块凸出端与与直线滑轨接触滑动,滑动内滑块后端与滑动外滑块中间通过弹簧连接自动调节与直线滑轨的夹紧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所述带有直线滑轨和滑块部件,使得三屏显示器可以使用完成后快速折叠,降低使用后占用空间。
由于所述三屏可快速折叠,使得移动灵活使用性增加。
由于所述三屏折叠机构在设计初就和显示屏完美融合,不需要使用者后期另行改装,解决了改装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3屏显示器摆放示意图;
图2为现有3屏显示器联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3屏显示器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3屏显示器折叠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3屏显示器折叠后示意图;
其中,1-现有连接件;2-直线滑轨;3-滑动外滑块;4-滑动内滑块;5-弹簧;6-阻尼轴;7-三屏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一种三屏显示器滑动折叠结构,包括直线滑轨2、滑动外滑块3、滑动内滑块4,其外围结构为弹簧5、阻尼轴6、三屏外壳7。
其中,所述弹簧5、阻尼轴6为符合三屏折叠结构尺寸的标准件;
所述直线滑轨2外形为工字形金属件结构;所述滑动外滑块3为金属件结构;所述滑动内滑块4为塑胶件结构;滑动块在滑轨中根据显示屏折叠顺序进行移动。
其连接关系在于:所述阻尼轴6一端通过螺钉与三屏外壳7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与滑动外滑块3的形状孔过盈紧固连接,所述滑动外滑块3凸出端与直线滑轨2接触滑动,所述滑动内滑块4凸出端与与直线滑轨2接触滑动,滑动内滑块4后端与滑动外滑块3中间通过弹簧5连接自动调节与直线滑轨的夹紧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9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