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驱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7366.2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磊;徐明;徐基光;李劲松;汪洋;谈俊;张波;王小珊;李婷;周世斌;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32 | 分类号: | A01M29/32;H02G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刘勇,傅磊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输配电线路设备鸟害故障是一种常见的故障跳闸类型。鸟类在电力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以及鸟类口叼树枝、铁丝或杂草等物,在变电站、设备上空往返飞行易掉落在电气设备上,可能引起设备短路故障。鸟类在电力杆塔上停歇时,鸟粪会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落,当鸟粪接近绝缘高压端达到某一距离时,间隙被击穿,形成局部电弧,引起输电线路短路,产生线路短路和自动跳闸,造成输电线路中断,严重地影响正常电力输送,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目前市场上的驱鸟装置防鸟措施不力,现有防鸟措施多为静态,鸟类适应性较强,对静态措施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所以静态的驱鸟装置无法持续起到驱鸟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驱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驱鸟装置,包括安装架、支撑轴、环套、安装板、蓄电池、多个驱散组件,支撑轴一端与安装架连接,支撑轴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远离支撑轴一端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连接;环套套装在支撑轴上,驱散组件包括驱动机构、转轴、底座和驱鸟刺束,驱动机构安装在环套上,驱动机构与蓄电池连接并由蓄电池供电,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转轴远离驱动机构一端与底座连接,驱鸟刺束包括多根驱鸟刺,多根驱鸟刺均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支撑轴上的监控装置,监控装置与蓄电池连接并由蓄电池供电,监控组件包括雷达视频监控器、信号偏置修正模块、信号放大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检波电路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超声波发生模块、音频发生模块,雷达视频监控器通过支架安装在安装板上,雷达视频监控器与信号偏置修正模块连接,信号偏置修正模块与信号放大电路模块连接,信号放大电路模块与滤波电路模块连接,滤波电路模块与检波电路模块连接,检波电路模块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模数转换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信号处理模块与超声波发生模块、音频发生模块连接并控制超声波发生模块、音频发生模块动作。
优选的,驱鸟刺采用高弹性镀锌钢丝制成。
优选的,安装架呈U型,安装架底部插装有用于将安装架固定在电力设备上的紧固螺栓。
优选的,驱散组件的数量为五个,并且五个驱散组件以支撑轴为中心呈圆周分布。
优选的,转轴的轴线与支撑轴的轴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远离支撑轴一端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连接;环套套装在支撑轴上,驱散组件包括驱动机构、转轴、底座和驱鸟刺束,驱动机构安装在环套上,驱动机构与蓄电池连接并由蓄电池供电,转轴与驱动机构连接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转轴远离驱动机构一端与底座连接,驱鸟刺束包括多根驱鸟刺,多根驱鸟刺均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驱散组件,由蓄电池供电,驱动机构能够一直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底座、驱鸟刺束转动,能够有效驱散鸟类,驱散组件呈动态,鸟类很难适应,能够起到持续驱鸟的作用;多晶硅太阳能板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蓄电池对系统进行供电,以保证驱散组件能在夜间及长时阴雨天气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实现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驱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驱鸟装置的监控装置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驱鸟装置,包括安装架1、支撑轴2、环套3、安装板4、蓄电池、五个驱散组件、监控装置10,其中:
安装架1呈U型,安装架1底部插装有用于将安装架1固定在电力设备上的紧固螺栓13。
支撑轴2一端与安装架1连接,支撑轴2另一端与安装板4连接,安装板4远离支撑轴2一端安装有多晶硅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与蓄电池连接。
环套3套装在支撑轴2上。五个驱散组件以支撑轴2为中心呈圆周分布,驱散组件包括驱动机构6、转轴7、底座8和驱鸟刺束,驱动机构6安装在环套3上,驱动机构6与蓄电池连接并由蓄电池供电,转轴7的轴线与支撑轴2的轴线相垂直,转轴7与驱动机构6连接并由驱动机构6驱动转动,转轴7远离驱动机构6一端与底座8连接,驱鸟刺束包括多根驱鸟刺9,多根驱鸟刺9均与底座8连接,驱鸟刺9采用高弹性镀锌钢丝制成。
驱动机构6驱动转轴7转动,转轴7带动底座8、驱鸟刺束转动,多晶硅太阳能板5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蓄电池对系统进行供电,以保证驱散组件能在夜间及长时阴雨天气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7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