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站的电缆松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47353.5 | 申请日: | 2016-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筱;褚海林;蒋克勇;梅雷;吴昊;帅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张祥骞,奚华保 |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山地 电站 电缆 松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站的电缆松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山地光伏电站中,山地光伏地形起伏,与地面光伏地形存在较大不同。地面光伏电缆裕量基本可控,但山地光伏中,地坪基本采用原有地基,不另做硬化地坪。由于自然条件影响,地基会发生变化,即沉降式水土流失。电缆在原有地埋方式的敷设下,依地基变化而发生的地形变化将致使电缆变形,容易超过电缆机械强度,造成电缆由于沉降式水土流失而出现的拉断情况。
因此,如何解决山地地形环境中电缆易拉断的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电缆的地下敷设无法满足地形沉降变化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站的电缆松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站的电缆松紧装置,包括钢管和电缆,钢管插在地面上,电缆敷设在地下,
还包括埋在地下的自动紧松装置,所述的自动紧松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内放置有发条弹簧,钢管垂直贯穿盒体且钢管与发条弹簧位于中心处的一端固定安装,盒体左侧面设有左孔,盒体右侧面设有右孔,左孔和右孔呈镜像对应,电缆从左孔穿入固定安装在发条弹簧位于外圆周处的另一端后绕发条弹簧外圆周半圈后从右孔穿出。
所述的钢管上位于自动紧松装置的上方、下方均安装有若干个卡爪。
所述的发条弹簧的型号为Z4116款。
所述的电缆通过线卡安装在发条弹簧外圆周的外壁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站的电缆松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地下光伏电缆能够适应山地地形环境的沉降变化,根据具体沉降程度适度对电缆进行放量,保证了山地光伏电缆的裕量要求。本实用新型可设在地形变化较大、高差坡度较大的位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紧松装置的俯视透视图;
其中,1-钢管、2-电缆、3-自动紧松装置、4-卡爪、5-地面、11-盒体、12-发条弹簧、13-左孔、14-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光伏电站的电缆松紧装置,包括钢管1和电缆2,钢管1用于自动紧松装置3的限位,其插在地面5上,电缆2敷设在地下,同样,自动紧松装置3也埋在地下。
如图2所示,自动紧松装置3包括盒体11,盒体11用于安置发条弹簧12,盒体11内放置有发条弹簧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发条弹簧12的弹性力实现对电缆2的收放。当山地环境发生沉降时,电缆2克服发条弹簧12的弹性力进行放线,当工作人员后期维护解除沉降时,电缆2又在发条弹簧12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复最初敷设时的长度状态。钢管1垂直贯穿盒体11,并且钢管1与发条弹簧12位于中心处的一端固定安装,从而通过钢管1将发条弹簧12的一端(中心处的一端)进行固定。为了增加钢管1在地面5上的固定效果,还可以在钢管1位于自动紧松装置3的上方或下方均安装多个卡爪4,通过卡爪4在地下对土壤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增加钢管1在地下的抓持力。
盒体11左侧面设有左孔13,盒体11右侧面设有右孔14,左孔13和右孔14呈镜像对应,左孔13和右孔14均用于电缆2从自动紧松装置3内的穿过。电缆2从左孔13穿入并固定安装在发条弹簧12位于外圆周处的另一端,再绕发条弹簧12外圆周半圈后从右孔14穿出。这样,首先在盒体11内电缆2则有发条弹簧12外圆周半圈的余量,其为电缆裕度;再次针对于发条弹簧12而言,其位于中心处的一端已固定在钢管1上,并固定在地下,电缆2固定在发条弹簧12另一端,电缆2则可以在发条弹簧12的作用力下以钢管1为基点实现拉出或缩回,以满足山地环境的沉降或人工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7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