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及与该耳机匹配的耳机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7084.2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汉鹏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55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匹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耳机及与该耳机匹配的耳机套。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子产品,用以接收声音信号。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以及等磁式。从结构上可分为半开放式以及封闭式。从佩戴形式上分类则有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以及头戴式。
传统的耳机发声口都是固定的结构,一般为圆包形,在发声口套有可透声的耳机套,耳机套为布制口或硅胶制品,耳机连接耳机线,耳机塞入耳朵,塞得太紧了,会使耳朵疼痛,塞得太松了,又容易使耳机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耳机及与该耳机匹配的耳机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及收纳于耳机外壳内的扬声器,所述耳机外壳的前端开口端连接有导音结构,所述导音结构与耳机外壳的连接部为圆饼状,圆饼状连接部外侧面连接有一倾斜的导音筒,在该导音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凸起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外壳为圆柱体结构或圆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音筒呈圆柱形,设置有双层通孔,双层通孔与导音结构圆饼状连接部的开口部腔体连通,所述导音筒与圆饼状连接部外端面夹角在45~75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外壳侧壁设置有接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外壳表面电镀。
一种耳机套,该耳机套一体成型,在该耳机套上,设置有:
能够收纳于人体耳朵耳轮锁部位、且与人体耳朵耳轮锁外轮郭相似的弧形嵌部;
与弧形嵌部连接的导音结构收纳部,在导音结构收纳部设置有导音筒收纳腔;
与导音筒收纳腔腔体连通的、能够塞于耳朵孔处的锥帽。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套为软性硅胶耳机套。
进一步的,所述导音筒收纳腔的侧壁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扣部。
进一步的,所述锥帽为圆锥形,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嵌部由两条弧条的端部连接而成,连接后其中间形成弧形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和耳机套,通过在耳机上设置有一斜向的导音筒,导音筒上设置有卡块,导音筒连接于耳机套内,并通过卡块扣接。本实用新型耳机套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将耳机套设置有一个收纳于耳机耳轮锁部位、且与人体耳朵耳轮锁外轮郭相似的弧形嵌部,通过弧形嵌部,耳机套能够轻松固定在耳机内。本实用新型不会给耳朵带来疼痛感,耳机套能够固定耳机,导音筒导音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立体图Ⅰ;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立体图Ⅱ;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立体图Ⅲ;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包状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立体图Ⅰ;
图7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立体图Ⅱ;
图8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立体图Ⅲ;
图9为本实用新型耳机与耳机套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耳机塞入耳机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耳机1、耳机套2、耳朵3、耳机外壳101、导音结构102、卡块103、接线孔104、锥帽201、导音结构收纳部202、弧形嵌部203、导音筒收纳腔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该耳机1包括耳机外壳101及收纳于耳机外壳101内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外壳101的前端开口端连接有导音结构102,所述导音结构102与耳机外壳101的连接部为圆饼状,圆饼状连接部外侧面连接有一倾斜的导音筒,在该导音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凸起的卡块103。所述耳机外壳101为圆柱体结构或圆包结构,图1~4所示的耳机为圆柱体结构,图5所示的耳机为圆包结构。
所述导音筒呈圆柱形,设置有双层通孔,双层通孔与导音结构圆饼状连接部的开口部腔体连通,所述导音筒与圆饼状连接部外端面夹角在45~75度之间,导音筒插于耳机套内后,使耳机能够垂直于耳朵面。
所述耳机外壳101侧壁设置有接线孔104,用于安装耳机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汉鹏,未经陈汉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7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