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咽喉镜装载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6811.3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苏驳;高淑红;林白浪;吴清秀;严子然;何书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A61B1/267;A61L2/07;A61L2/26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地址: | 5700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咽喉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消毒装载筒,具体是一种用于咽喉镜消毒、灭菌、使用的一体式咽喉镜装载筒。
背景技术
咽喉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用嗓过度、长期的饮酒或过度、长期食用凉性食物等都容易引起咽喉病变,患上咽喉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有可能是急性咽喉炎、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会厌炎等,具体的原因应该要在医生检查后才能确定。
目前,医生检查患者咽喉的主要器具是咽喉镜,由于咽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每使用一次,咽喉镜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并在封闭的环境中保存以备使用。常规操作是将咽喉镜集中放到清洗消毒筐中清洗、消毒后再20-30个一组使用密封盒打包灭菌保存备用,给患者咽喉检查时将密封盒打开逐一使用。由于使用过程中密封包打开后咽喉镜不能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导致其它未用的咽喉镜易黏附灰尘或细菌,出现污染,或者医务人员的手的交叉感染均存在咽喉镜保存上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式咽喉镜装载筒,采用密封圆筒旋转式结构,可将咽喉镜放在装置中进行消毒、灭菌、使用,解决现有操作中咽喉镜整体打包后逐一使用所带来的易污染的问题,能在密封情况下逐一使用咽喉镜,省去消毒后打包过程,简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咽喉镜装载筒,包括基座,在基座的中心部位设有旋转盘,旋转盘通过旋转轴与设置在基座内部的轴承连接,旋转盘上竖向固联装载圆轮(装载圆轮的直径与旋转盘的直径相等或略大),旋转轴转动带动旋转盘旋转,从而带动装载圆轮转动,在装载圆轮外罩着圆筒状外壳,外壳的底部固定在基座的表面上,圆筒状外壳的高度和内径略大于装载圆轮的高度和外径(二者的尺寸相差不超过3-5毫米),圆筒状外壳上设置开合式消毒口,打开消毒口则外壳的内部与外界相通,反之,关闭消毒口,外壳的内部与外界隔绝,外壳的轴向上还设置取镜口,外壳的顶部开口并设置盖子,用于将咽喉镜装入装载圆轮中;在基座上活动设置下压杆,下压杆上设有复位弹簧,下压杆的下端与位于基座内部的飞轮连接,飞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盘下部的旋转轴连接,当下压杆被按下后带动飞轮转动,飞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装载圆轮转动;松开下压杆,下压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
所述装载圆轮由中心轴向外沿圆周向均匀设置分隔板,将装载圆轮的圆周向均匀分隔成多个放置空间,每个放置空间的相邻两个分隔板之间上部横向设置镜架板,镜架板上设置放置孔,用于放置咽喉镜,放置孔向外设有取拿口,通过取拿口可将咽喉镜从镜架板上取出。一般情况下,每个镜架板上放置一个咽喉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载圆轮的分隔板上设置通孔,消毒时方便高压热蒸汽流通,使从消毒口进入的高压热蒸汽更快地分布于外壳内部,有利于咽喉镜的消毒。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采用密封圆筒旋转式结构,可将咽喉镜放在该装置中进行消毒、灭菌、单独使用,解决现有操作中咽喉镜易污染问题,简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载圆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下压杆;3、复位弹簧;4、消毒口;5、外壳;6、盖子;7、取镜口;8、装载圆轮;9、旋转盘;10、旋转轴;11、飞轮;12、分隔板;13、镜架板;14、放置孔;15、取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市人民医院,未经海口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6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