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6218.9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谭登峰;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交互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交互式的背投屏幕,客户很多时候采用背投的设备,如:背投投影仪,DLP屏幕等。如果要做成交互式产品,需要用红外模组或者边框,雷达等,而且现有的用于背投的补光装置投射出的红外光不够均匀,而且需要在外部加一些设备,影响美观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及系统,所述的补光交互装置投射出一个很均匀的红外光,投射在投影屏幕上,然后通过光学传感器实现人与投影屏幕的交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包括红外光源、散热片、用于匀光会聚的光学镜组和投影镜头,其中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红外光源的后端,用来为所述红外光源散热,所述红外光源发射出的红外光投射到所述光学镜组上,所述光学镜组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进行匀光会聚后投射到所述投影镜头上,所述投影镜头将所述经过匀光会聚后的红外光投影到背投屏幕上。
优选的,所述光学镜组为菲涅尔透镜。
优选的,所述红外光源为红外LED灯珠。
优选的,所述投影镜头为短焦投影镜头。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其中用于匀光会聚的光学镜组对红外光源投射出的红外光进行匀光会聚,投射出一个均匀的红外光并通过投影镜头投射在背投屏幕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系统,包括背投屏幕、光学传感器和上述任一所述的补光交互装置,其中所述补光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背投屏幕的后端,用于为所述背投屏幕提供均匀的红外光并投射到所述背投屏幕上,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投屏幕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背投屏幕上的图像信息,实现人与背投屏幕的交互。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系统,其中上述任一所述的补光交互装置投射出一个均匀的红外光,投射在背投屏幕上,然后通过光学传感器实现人与背投屏幕的交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红外光源11、散热片12、用于匀光会聚的光学镜组13和投影镜头14,其中所述散热片12设置在所述红外光源11的后端,用来为所述红外光源11散热,所述红外光源11发射出的红外光投射到所述光学镜组13上,所述光学镜组13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进行匀光会聚后投射到所述投影镜头14上,所述投影镜头14将所述经过匀光会聚后的红外光投影到背投屏幕(图中未示出)上。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其中用于匀光会聚的光学镜组对红外光源投射出的红外光进行匀光会聚,投射出一个均匀的红外光并通过投影镜头投射在背投屏幕上。
优选的,所述光学镜组为菲涅尔透镜,所述红外光源为红外LED灯珠,所述投影镜头为短焦投影镜头为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红外LED灯珠21、散热片22、用于匀光会聚的菲涅尔透镜23和短焦投影镜头24,其中所述散热片22设置在所述红外LED灯珠21的后端,用来为所述红外LED灯珠21散热,所述红外LED灯珠21发射出的红外光投射到所述菲涅尔透镜23上,所述菲涅尔透镜23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进行匀光会聚后投射到短焦投影镜头24上,所述短焦投影镜头24将所述经过匀光会聚后的红外光投影到背投屏幕(图中未示出)上。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背投的补光交互装置,其中用于匀光会聚的菲涅尔透镜对红外LED灯珠投射出的红外光进行匀光会聚,投射出一个均匀的红外光并通过短焦投影镜头投射在背投屏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6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触摸框及触屏设备
- 下一篇:永久磁铁嵌入式电动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