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45924.1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争;贾超;曲伟利;白羽;张野;秦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管道安装,尤其是指一种管道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实现建筑标高和功能要求,在高层建筑内常会配合建筑、结构工程预留管道口,避免在结构施工完成后在结构、砌体上开凿、打洞。而在结构建筑完成后,管道需要从这些预留的管道口内穿过,考虑到安装管道的方便并尽量避免对自身建筑的碰撞,在预留管道口时,管道口的直径通常会大于要安装的管道的外径,所以在管道安装后,管道与管道口存在缝隙。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以及建筑自身的结构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对管道口与管道的缝隙进行封堵,特别是在屋面、卫生间等防水部位,对封堵的质量要求更高。而常规的封堵方式是用木楔等塞入管道口与管道之间的缝隙从而固定管道的位置,然后进行封堵。然而木楔的塞入必将会使得管道发生倾斜,影响管道的安装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一旦产生扰动,极易导致封堵成活后混凝土不密实,存在渗水隐患或者需要进行二次封堵施工,影响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对管道进行限位的装置,稳固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减少管道在封堵过程中的偏移,提高封堵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限位装置,用于限制封堵管道口时管道的偏移,包括:
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一侧的安装板;以及与所述安装板连接、且供限位所述管道的卡箍。
通过本实用新型管道限位装置使得管道在封堵过程中尽量减少晃动,使得封堵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减少了安全隐患,防止需要进行二次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框架和支设于所述矩形框架四个角部的支脚。钢筋为建筑施工现场上常见易得的材料,成本低廉;并且钢筋结构坚固,由钢筋焊接而成的四角架体的稳定性以及所受载荷都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为角钢,包括一水平侧面与一垂直侧面。安装板的角钢也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材料,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角钢的水平侧面焊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上的一侧边上,所述角钢的竖直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卡箍与安装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箍为U型卡箍,所述U型卡箍包括一对翼杆以及连接所述一对翼杆的封闭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翼杆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卡箍的封闭圆弧的直径与所述管道的外径相适配。U型卡箍的封闭圆弧结构,用于卡设管道;翼杆端部的螺纹用于与螺母螺合,从而稳固卡箍在四角支架上的位置。封闭圆弧的直径与管道的外径越接近,使得卡箍内径可以更多地与管道的外径相接触,使得对管道的限位作用更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箍的端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与螺母螺合以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母连接使得套箍在限位装置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管道限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管道限位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限位装置,用于限制封堵管道口时管道的偏移。为了保持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施工人员常在需要安装管道的地方预留管口。为了方便施工后期管道的安装,预留地管口通常会稍大于管道的外径,在施工结束后将管道置放进预留管口后会存在一缝隙,考虑到建筑的结构需求以及防水等性能要求,所以必须对管道与管道口的缝隙进行封堵。而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在缝隙中塞入木楔来固定管道在封堵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扰动,但是该技术方案极易导致成活后封堵的混凝土不密实,从而存在渗水隐患,甚至进行二次封堵工作,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并且木楔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使得管道发生偏斜,降低了管道的结构强度,甚至影响后期管道的使用状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四角架体上安装卡箍来限制管道的偏移,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并能有效保护管道的结构位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坡道运输手推车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管道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架1,焊接在支撑架1上的安装板2以及通过螺母3与安装板2连接的卡箍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45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管廊供热管道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电缆支架